不 忘 初 心,牢 记 使 命
账号      密码      
忻州组工网
当前位置:主页 >学习园地
学习路上
要论集萃丨深刻阐释“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2023-07-19
“ 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主题教育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四次地方考察调研,分别对主题教育根本任务中的“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四方面内容作出深刻阐释,提出明确要求,为广大党员干部上了生动的党课,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步步深入。以学铸魂“开展主题教育是今年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各级党组织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工作部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见实效。”2023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围绕“以学铸魂”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站稳人民立场”。以学铸魂,坚定理想信念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我们党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强大的战略定力团结带领人民同心抗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党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确保党和国家事业风雨无阻向前进;国际环境急剧变化,我们党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十年,正是因为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我们党咬定目标不放松、越是艰险越向前。新征程上,要战胜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依然要靠全党全国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以学铸魂,铸牢对党忠诚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忠诚是魂,魂固方能神聚;忠诚是根,根深方能叶茂;忠诚是源,源浚方能流长。我们党一路走来,历经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如果没有对党忠诚作为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就很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锤炼品格强化忠诚,才能共同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以学铸魂,站稳人民立场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始终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秉持“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坚持“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书写下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壮美华章。无论是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还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无论是推进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建设,还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都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本色和根本立场。以学增智2023年5月17日,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以学增智,就是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并从提升政治能力、提升思维能力、提升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以学增智,提升政治能力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越是任务艰巨、形势复杂,越要注重提升政治能力,切实担负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使自己的政治能力同担任的工作职责相匹配,真正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永远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党奉献。以学增智,提升思维能力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最直接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和船”的问题,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这一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准确把握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更好领会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才能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认识问题才站得高,分析问题才看得深,开展工作也才能把得准。在主题教育中以学增智、提升思维能力,最关键的就是要把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用以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事业发展,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以学增智,提升实践能力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提出精准扶贫理念,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有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让广袤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实践导向。正是在这一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坚持以学增智、提升实践能力,就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要求,真切感悟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以学正风“通过集中教育推动全党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是一条重要历史经验。”2023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围绕“以学正风”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以学正风,大兴务实之风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善于运用这一重要思想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解决思想不纯、组织不纯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主题教育,抓实以学正风,首先就要大兴务实之风,激发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以学正风,弘扬清廉之风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廉者,政之本也。”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内蒙古考察时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对“以学正风”作出深刻阐释,强调“要弘扬清廉之风”。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只有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持续涵养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才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考出好成绩。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特别是要把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学正风,养成俭朴之风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指出“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要求“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不仅浪费有限资源,更会腐蚀人的心灵、消磨人的意志,败坏党风政风,最终会严重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懂得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时刻警醒自己,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以学促干“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2023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围绕“以学促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以学促干,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以学促干,首先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等党的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谋划推进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以学促干,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路是走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大量从未出现过的全新课题、遭遇各种艰难险阻、经受许多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唯有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才能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牢记“三个务必”,胸怀“国之大者”,保持必胜信念,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聚焦问题、知难而进,全力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奋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以学促干,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整体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战略部署、重大举措,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实际实施好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具体举措,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位,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必须深刻认识到,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防范化解的矛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通过这次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战略清醒、发扬斗争精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 2023-07-18
理论大学习  思想大武装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一场触及思想、触及灵魂的全党大学习大幕拉开——2023年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动员令,“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更有自信、更有定力、更有智慧,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北京中轴线向北的延长线上,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筑似鼎如尊,一个硕大的篆书“史”字高悬,古朴而厚重。六月伊始,一场事关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座谈会在这里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全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筑牢文化自信自强的思想根基。新征程开局起步的关键时刻,这次主题教育正当其时、正当其势。立足于对时代发展变化的清醒认识和对我们党使命任务的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用“三个必然要求”,深刻阐明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推动全党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全党学思践悟党的创新理论,以全党大学习推进事业大发展。这是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政治宣示——岭南四月,春潮涌动,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调研。总书记一路南下,为广东发展把脉布局,并亲自指导开展主题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是今年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各级党组织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工作部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见实效。”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环环相扣、次第展开的5次党内集中教育,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不断引领全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要求,要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强调,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强化理论学习和运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这次主题教育确定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就是要推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以贯之接受思想洗礼,一刻不停开展理论学习。党中央指导推动全党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开展好主题教育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这是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的示范引领——开局之年的开春之时,一系列重要会议,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部署启动主题教育的繁忙日程。3月30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主题教育工作,阐明开展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和根本任务。同一天,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经6年规划建设的雄安新区雄姿初现。图为2023年3月24日拍摄的雄安新区容东片区。 新华社记者 牟宇/摄4月3日,出席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确保主题教育稳步开局、扎实推进。华北平原上,历经6年规划建设的雄安新区雄姿初现。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踏上这片热土,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指明方向,并对新区党工委及各级党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提出“加强调查研究”的明确要求。两天后,河北石家庄。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北京、天津、河北3省市党委要“切实抓好主题教育,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强保证”。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在广东,阐明“以学铸魂”的深刻内涵;在陕西,指出“以学增智”的方法路径;在内蒙古,强调“以学正风”的目标任务;在江苏,对“以学促干”提出明确要求;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对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审计队伍教育整顿提出要求;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大兴调查研究,奔着问题去,切实帮助企业和基层解决困难……主题教育启动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会议、考察调研等多个场合,围绕主题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全党深入推进主题教育提供根本遵循。这是求真务实、层层深入的部署推动——“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3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这一重磅文件,对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调研内容、方法步骤等作出明确规定,指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抓纲带目,纲举目张。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当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在全国发行,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部选读,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至2022年10月这段时间内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严格督导,确保实效。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央向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派出58个指导组进行督促指导工作。各中央指导组严督实导、以导带督,着力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做好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工作,确保主题教育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闻令而动,齐抓共促。截至4月12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制定落实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召开主题教育工作会议或动员部署会议,推动主题教育开好局起好步。截至4月14日,中央和国家机关117家单位全部启动部署主题教育。各单位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巡回指导组,加强对主题教育的领导和指导。与此同时,15家中管金融企业、57家中管企业、31家中管高校也及时响应,迅速启动主题教育。锚定“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聚焦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五大目标,全党上下努力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的生动实践。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学思想”,是主题教育的第一位任务,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这些主要内容,又要整体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做到融会贯通”,“还必须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各地党员、干部坚持原原本本学、创新方法学、建章立制学、联系实际学,在一次次深入的理论学习中不断感悟真理的味道、思想的力量。原原本本学,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魂——“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四川,党员、干部切实做到不走形式沉下来、不装样子坐下来、不受打扰静下来,一篇一篇读,逐字逐句悟,接受一场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理论熏陶、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在福建,当地党员认真集中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等权威教材,着力学懂学通学透党的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和丰富内涵,增强学习的全面性、系统性。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雪域高原到江南水乡,各地党员、干部将主题教育学习材料拿在手头、放在案头、记在心头,努力把理论学习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创新方法学,不断提升学习质量和效果——5月8日,南京市级领导干部将理论学习课堂“搬”到了江苏省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发“逐梦路上 奋勇闯关”微信小程序,设置每日金句、理论学习、闯关竞答等选项,通过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学习体验,吸引数千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青岛科技大学师生选取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创新、青年成长等方面金句,以“我来读”、“我来聊”等“金句三分钟”形式,用青春之声诵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用真理力量点燃青春梦想。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让更多党员、干部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建章立制学,推动理论学习常态长效——“建立周集中学习制度”、“建立党员领学制度”、“建立‘清单式’检视制度”……翻开陕西有关部门、单位的主题教育工作安排,一项项立足实际打造的理论学习制度引人注目。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把主题教育各项工作做深入、做扎实、做到位,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发挥“五学联动”机制作用,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理论学习大讲堂、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和个人自学,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同时参加所在党支部或党小组集体学习。湖北深化拓展“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做到会议首学、议事必学、决策研学,及时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贵州坚持办好“开班第一课”、读书班安排一天集中学习、组织一次理论中心组集中研讨、健全一套常抓不懈的制度机制等“四个一”机制,对2.3万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全员轮训,对180多万名党员进行普遍培训。让理论学习从“软约束”变为“硬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制度执行作为关键一招,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注入制度力量。联系实际学,扎根实践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一拿到《习近平著作选读》,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青和居社区党委书记桂小妹就迫不及待打开书本、开始自学。结合抗疫经历,桂小妹对《习近平著作选读》的学习体悟更深一层:“社区干部是基层党员群众的连心桥,要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导向,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聚焦主责、立足主业,结合实际深学细悟。菁菁校园内,师生们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中读懂教育强国实现路径;科创平台上,研究人员跟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明确科技创新的方向方法;生产车间里,技术工人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里聆听制造强国建设的铿锵步伐……广大党员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理论武装不断走向深入。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深入学习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途径。5月22日,浙江省委主题教育第二期读书班走进浦江县月泉中学开展现场学习。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浦江县下访接待群众,“零距离”倾听群众呼声,领导下访自此在浙江成为一项制度。今天,当地党员、干部在循迹溯源中更加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领悟“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一重要立场观点方法。人民是最好的老师,基层是最大的课堂。在漓江之畔,党员、干部通过深入调研,更加懂得“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重要意义;在东北粮仓,党员、干部把坚实足印留在广袤黑土地上,将习近平总书记“把黑土地用好养好”的嘱托印刻在心里……全党上下把调查研究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着力点,避免坐而论道、凌空蹈虚,在一次次真调研、深调研中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盛夏时节的之江大地,山清水秀、绿意盎然。难以想象20年前,这里曾面临环境污染和发展滞后带来的严峻问题。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大力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正式启动。二十年励精图治,二十年久久为功。“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理论的价值在于实践,也必然在实践中才能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全党上下正奋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以学铸魂,信仰信念信心更加坚定——“以学铸魂,就是要做好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广东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从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站稳人民立场三方面,为全党“以学铸魂”指明方向。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初心讲堂成为主题教育“课堂”,党员干部们牢记总书记“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的嘱托,擦亮初心本色,汲取前行力量。在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江西于都,红色宣讲团队以总书记“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的叮咛为前进方向,推动党员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在齐鲁大地沂蒙老区,党员、干部牢记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殷殷嘱托,在和群众打成一片、融成一团中增进鱼水深情。以信仰为“帆”,以忠诚为“锚”,以民心为“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淬炼、精神洗礼中,磨砺精神、砥砺斗志,引领民族复兴航船行稳致远。以学增智,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持续提升——“以学增智,就是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陕西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云南开展到村任职选调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和国情研讨专题辅导,村干部进一步知责明责担责,政治素养显著提高;山西在防洪保安全、节约水资源等方面强化培训,党员干部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全省幸福河湖建设再上新台阶……广大党员在主题教育中填补了知识空白,补齐了素质短板,强化了能力弱项。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宣传思想战线坚持学深悟透强本领,不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在理论学习与自身思想、职责、工作实际结合上下功夫,立足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有针对性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一批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新闻报道和各项事业发展水平的对策举措,为更好发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蓄势积能。随着主题教育走向深入,越来越多的“行家里手”活跃在建功立业第一线,把党和国家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以学正风,持之以恒转作风树新风——“要抓实以学正风,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学查改相贯通,对标党风要求找差距、对表党性要求查根源、对照党纪要求明举措,增强检视整改实效。”在内蒙古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言语谆谆。近期,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推出十项专项行动着力整改内容,通过开通“医德医风公示栏”、领导干部签订责任状、聘任社会监督员等措施,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各地区各部门在主题教育中推动解决了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日益牢固。风成于上,习化于下。把主题教育作为提升党性修养的“加油站”,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广大党员树立正确政绩观,以优良党风政风持续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以学促干,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是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二是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恪尽职守、担当作为,迎难而上、敢于斗争,严肃整治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三是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抓落实,聚合众力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在抓落实上取得新实效。勇于担当干、求真务实干、持之以恒干。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在科技创新最前沿,在为民服务第一线,广大党员充分发挥主题教育牵引力作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实干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见行见效,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神州大地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化为真抓实干、行而不辍的奋进伟力。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奋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能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以学促干”,习近平提出三项明确要求 2023-07-17
“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围绕“以学促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人民日报》刊发三篇仲音文章,围绕“以学促干”进行重点阐释。以学促干,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以学促干,首先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等党的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谋划推进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路是走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大量从未出现过的全新课题、遭遇各种艰难险阻、经受许多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唯有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才能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牢记“三个务必”,胸怀“国之大者”,保持必胜信念,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聚焦问题、知难而进,全力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奋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以学促干,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整体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战略部署、重大举措,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实际实施好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具体举措,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位,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必须深刻认识到,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防范化解的矛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通过这次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战略清醒、发扬斗争精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实践出真知 2023-07-13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讲话原文“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我国古人关于知行合一的论述,强调的也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2015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出处“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西汉]刘向《说苑·政理》释义“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意为耳朵听到的不如亲眼看到的,亲眼看到的不如自己调查到的,自己调查到的不如亲手操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时候,将它与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观点相结合,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实践如果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也容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我们推进各项工作,根本还是要靠实践。在我国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其主要观点有:知易行难、知重行轻、行先知后、知轻行重、知先行后、知行合一、知难行易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面临着这样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任务,无产阶级不掌握最先进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不行的。这一思想武器就是以“实践”为核心的辩证主义唯物认识论。毛泽东同志将这一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多年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要求,不创立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知行观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并将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辩证有机地融合起来。他说“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实干家”。要求党员干部既要加强理论学习,走在前列;又要结合实践,干在实处。做到知行合一,要坚持以知促行。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做到以知促行,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自己,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做到知行合一,要坚持以行促知。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党员干部如果只是局限在会议室里听传达、听解释;办公桌前看文件、记笔记;培训班上听报告、谈体会;图书馆里翻著作、查资料,是发现不了真问题,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正所谓“实践出真知”,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从而以行促知。一方面,在调查实践过程中,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在调查实践过程中,党员干部要从新老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概论》出版发行 2023-07-12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概论》一书,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明确提出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推动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管网治网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网信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概论》共分10个专题,从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等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作了阐释。      该书的出版,有利于广大干部群众全面、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而努力奋斗。
思维导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2023-07-10
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3-07-07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是用来改造世界、改变世界的。它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鲜明的实践色彩、明确的现实指向。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践发展需要、人民群众愿望创立的,并且是在指导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当我们与历史和实践同行,就能更好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这里,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和发展的着力点,提供深学细悟这一重要思想的八个视角。(一)察大势。时代大势展示着历史发展的新趋势,汇聚着社会变革的新信息,蕴含着复杂多变的新机遇新挑战,体现着社会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唯有正确判断形势,深刻认识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的时与势、危与机、有利与不利,才能为科学决策、政策调整提供充分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宏阔的战略思维,深刻分析国内外大势,形成一系列重大论断。就国内大势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强调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就前所未有”;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新发展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就国际大势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西强东弱”短期内不会改变,但“东升西降”的趋势不可阻挡。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和历史大势,但同时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这些重要论断,为我们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提供了科学指引。(二)擘未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能够超越其他政党的党派偏私,有效避免政策前后不一、左右摇摆,为既定目标接续奋斗,实现远大理想和阶段性目标相统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所拥有的独特理论优势,决定了其能够依据科学理论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预见未来,明确奋斗目标,制定达至目标的行动纲领,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指导性,防止和避免盲目性、随意性、片面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时代发展新要求、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科学擘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一系列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部署、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并明确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这些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还分别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体育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农业强国等强国目标。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也分别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形成一个总分结合、覆盖全面、内容丰富的目标体系。这些目标要求,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三)增自信。人民是历史的主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事的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充分激发人民主人翁精神,鼓起人民群众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勇气,汇聚蕴藏在人民之中的无穷智慧,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才能不断创造历史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唤起全体中华儿女的自信心、自豪感,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针对一个时期一些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不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光辉历史知之不多、了解不深,自觉不自觉地将西方发展模式、政治制度等奉为圭臬,以此来评判我国现实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开辟出来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置身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这些重要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空前激发,创造活力空前迸发,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的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四)求变革。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具有一往无前的革命性品格,是社会变革最终的和最主要的动因。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始终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己任,总是通过主动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前景。在执政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尽善尽美、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改革中日益完善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提出一系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根据改革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的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习近平总书记着眼破除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着眼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瓶颈,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着眼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出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畅通社会向上流动通道、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着眼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强调要顺应经济全球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这些重要思想,成为新时代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改革的行动指南,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五)治乱象。世界充满矛盾,人类社会就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存在的问题越多,矛盾运动越激烈,呼唤新思想的需求就越强烈,催生新理论的动力就越强劲。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历史担当、有力的政策举措,强力整治各种乱象。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对反复出现、久治难愈的问题,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对隐形变异、反弹回潮的老问题,紧盯不放,露头就打,形成了一系列整治乱象的理念、思路和办法。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屡禁不止,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风气不正,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针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违法不究问题严重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严厉惩治执法司法腐败。针对一些领导干部面对错误思潮只想当绅士、不愿当斗士,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全社会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针对一些地方过度开发利用资源、过度透支环境承载力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这些重要思想指引下,我们党经过顽强努力,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各项事业蓬勃兴旺。(六)防风险。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在打破旧世界、建设新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注定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注定会遭遇各种旧势力的围追堵截,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在化危为机中破浪前行,是其与生俱来的优秀品格。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砺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历经百余年栉风沐雨,积累了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带来的风险挑战,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应对突发事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根据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日益增多,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的客观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突出国家安全的整体性、全域性、系统性,强化“大安全”理念,深刻揭示了国家安全的时代特征和内在规律。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强调要运用制度威力、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找到了风险防范化解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既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风险洞察力,又要有见事早、行动快的风险处置力,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这些重要论述,指引我们有效破解国家安全面临的各种难题,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七)谋大同。彻底解放全人类,建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美好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崇高理想。马克思主义政党自登上历史舞台之日起,就顺应世界历史潮流,高举国际主义大旗,把自身的历史使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矢志不渝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而斗争。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提出一系列具有战略前瞻性和强大号召力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围绕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追求,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找到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应对国际安全挑战、促进文明互学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和平稳定、推动文明进步增添了更多正能量;还提出全球治理观、国际秩序观、正确义利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合作观、人权观、生态观、文明观等重要理念,提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主张。这些重要思想,不仅为当代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提供了根本遵循,而且为处在何去何从十字路口的世界提供了方向指引。(八)强肌体。及时祛除影响党的肌体健康的各种消极因素,不断增强自身免疫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活力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解决自身问题中不断走向成熟,锻造了强身健体的强大能力,确保我们党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对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主线,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去腐生肌的自我革命精神,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针对一个时期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不力、一些贪腐问题触目惊心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指出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明确新时代党的建设方针、主线、着力点、总体布局和目标;提出自我革命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必须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还就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做好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项工作提出许多新的重要论断和要求。在这些重要思想指导下,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提升,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这个重要会议,事关党的一个“独特优势” 2023-06-30
6月28日至29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严密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什么是党的组织工作?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是个怎样的会议?
跟着总书记学调查研究·求“细”​ 2023-06-21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有细才有真,有细才能准。如何将调查研究做到扎实细致,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重视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少数人的意见、反对的意见,立体式地进行分析、三思而后行,防止自以为是、一得自矜。” 听到不同声音、经过多次“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进行的思考、作出的决策才能符合实际。 “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 “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17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出调查研究求“细”的关键。 正是在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亲切地拉家常、话发展。总书记表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书记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前往贫困户谭登周家看望。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总书记回忆道:“年年去、常常去,直接到贫困户看真贫、扶真贫,直接听取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意见,不断完善扶贫思路和扶贫举措,不断推进工作,带着感情去抓,带着践行宗旨的承诺去抓,最终在全党全国共同努力下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坚持调查研究,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率先垂范——   在福建,他走遍闽东9县深入细致察实情,提出“弱鸟先飞”理念; 在浙江,他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了引领浙江发展的“八八战略”; 在上海,他深入走访街道、乡村、企业、学校、“两新”组织等,推进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 “解剖麻雀,发现典型” 1990年1月,来参加宁德地委工作会议的同志,每人都领到了一本叫《滴水集》的册子。近400页的册子,一共有72篇文章,收集整理了当时宁德地区的各领域典型经验例子。 这是1989年底,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吩咐有关人员将各领域典型经验汇编而成的。他叮嘱:“要把这两三年工作中典型的、有进步的、有发展的都收集起来。” 这本《滴水集》中具体翔实的做法、例子,成为当时宁德各地学习推广的良好典型。其中,古田县瑞岩小学校长适应山区艰苦办学环境、创新探索教学方法的典型经验得到推广后,原本教育不算拔尖的古田县,教学成果大幅提升。 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从地方到中央,习近平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在一次次考察调研中,真正解决群众面临的问题。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考察脱贫攻坚等情况,带头“解剖麻雀”。在老县镇卫生院,总书记详细了解贫困群众看病住院报销比例、重症精神病患者治疗、地方病防治、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情况。走进老县镇中心小学教室,总书记询问孩子们学习和生活情况,要求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切断贫困代际传递。 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是检验脱贫的硬指标。 此前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跨省区座谈会。会前,总书记专门到石柱县华溪村做了一次“抽查”,其中就去了当地的中益乡小学。在座谈会上,总书记说,乡村振兴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教育,要保持教师队伍稳定,乡村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如今,我国2895个县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形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和一体化发展新局面;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体察实情、解剖麻雀,才能深入研究具体问题,真正解决问题。 “做到兼听则明、防止偏听则暗” 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先后召开会议,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建议问题,并决定成立文件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 为了起草好“十四五”规划建议,习近平多次深入地方考察调研,访农家、进企业,察民情、问良策。他指出,在调研方法上要多样化,一种方法不如几种方法好。 当年7月到9月间,总书记主持召开了7场专题座谈会,听取企业家、党外人士、经济社会领域专家、科学家、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地方党政领导、基层代表等各领域各阶层人士意见建议。在9月17日召开的基层代表座谈会上,总书记开门见山:“为了开好这次全会,党中央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以各种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村支书、乡村教师、扶贫干部、农民工、种粮大户、货车司机、快递小哥、餐馆店主、法律工作者……30名基层代表齐聚一堂,10名代表先后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对发言逐一予以点评和回应,说大家“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很鲜活,很接地气,有利于我们更多了解基层情况”。 座谈会上,总书记讲到基层代表的“三个最”:参与经济社会生活最直接,同群众联系最经常,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见效感知最真切。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更加贴近基层实际、反映群众心声,总书记要求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吸收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正确的决策离不开细致的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细致的调查研究。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重大决策都要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做到兼听则明、防止偏听则暗,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既要学会调查,也要擅长研究 2023-06-09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注重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防止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提出的对策建议大而化之、空洞抽象、不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重要要求,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供了重要遵循。  事实是真理的依据,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现实中,真实的情况往往被表象掩盖、受距离阻隔,只有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发现问题所在;也只有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把握问题实质和矛盾规律,才能“求解”出科学决策。调查研究必须注意处理好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的关系,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的调查摸底,也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毛泽东同志在寻乌搞调查时,对寻乌的行政区划、交通状况、商业情况以及多个行业的状况作了细致深入调查,甚至把当地家畜、特产、价格,各行业人员数量、比例等都摸排得清清楚楚,力求弄清当时的农业和工商业状况,为解决党在土地革命中的路线和政策问题提供参考。调查必须扎下去、实起来,把真实情况搞清楚,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相反,或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或是一得自矜、以偏概全,就不可能真正掌握基层治理的难题难点、准确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有的人把“下去了”当成“调研了”,以“逐级要材料”代替深入调查,不可避免陷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泥淖。  调查是全面、客观、准确掌握情况的过程,并不自然产生科学观点、得出正确结论。要使调查发挥应有价值,还需要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系统分析和整合。早年在福建省工作时,针对福建林农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的状况,习近平同志抓住“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四个难题深入调研,推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推出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林改文件。研究不仅仅是调研的后续,也可以指导深入调研。研究捋得顺、析得透,就能把客观规律把握得更准确、认识得更深刻。  开展调查研究,既要善于抓问题,也要善于求答案,既要善于找现象,也要善于析机理。只调查不研究,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就提不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只研究不调查,就如同闭门造车、向壁虚构,决策难免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把调查和研究很好统筹起来,调查研究才能成为治理者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调查研究的过程才能成为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
主办:中共忻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忻州市忻府区   
备案号:晋ICP备18009964号-1    技术支持:旭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