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忘 初 心,牢 记 使 命
账号      密码      
忻州组工网
当前位置:主页 >人才工作
人才工作
神池:“真金白银”揽才聚智 2024-06-24
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6月16日,记者获悉,神池县发布21条人才政策,涵盖了从柔性引才到全职引才、从创新激励到创业扶持、从实用人才培养到教育“归巢”计划的全方位举措,用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为县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高端人才引进上,该县对设立教授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科技小院,分别提供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建站补助。对于柔性引进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将根据产学研合作协议和合作费用,给予最高12万元的奖励,让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在全职人才引进方面,对于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每人每年提供2.4万—3万元的生活补贴,让他们在神池安心工作、舒适生活。同时,对于引进顶尖人才、领军人才的用人单位,也将分别给予12万元、6万元、3万元、1万元的奖励。神池县鼓励创新,对成功申报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的企业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市级创新平台则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自2024年起,首次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还将获得一次性10万元奖励,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创业扶持方面,对带技术或专利、项目、资金落地的创业人才提供最高22万元的创业经费支持。同时,对于创办实体企业且连续经营3个月以上的,每月营业额达10万元并有效带动10人以上就业的,该县提供政府贴息创业资金贷款,贷款金额累计不超过30万元,帮助降低创业风险,激发创业活力。在实用人才培养方面,神池县鼓励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于获得高级技师或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分别给予每年3000元、1000元的奖励;对取得高级或中级社工资格证书的人员,分别给予每年2000元、1000元的补贴。此外,神池县教育系统还将实施“归巢计划”,鼓励神池籍在外工作的优秀教师回乡任教。
神池县:念好“四字真经”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2024-06-20
神池县坚持“引”“育”并重、“留”“用”结合,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夯实人才基础、强化人才支撑,为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在“引”上动脑筋,让“金凤凰”筑巢安居。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原则,树立引才引智并重的理念。依据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要求,结合博士工作站运营、农牧科技企业转型发展,柔性引进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专业实用人才。注重人才回流,把走出去的经营人才、科技能人引回来,鼓励他们把在外学习到的经验、技术、项目带回本土,投资兴办实业。对返乡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电商直播的优秀青年人才,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优惠政策,把“金凤凰”源源不断地引进来。在“留”上下功夫,让“千里马”竞相奔腾。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从项目扶持、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落实政策,积极打造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营造爱才惜才的良好生态环境,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乡村人才政策与人才事迹进行广泛宣传,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鼓励各类人才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充分利用省直单位定向选调生、到村工作大学生、驻村工作队等群体的优势,激发他们服务基层、担当作为、贡献智慧的动力和活力。在“育”上做文章,让“土专家”大施拳脚。积极构建人才梯队,分层次、分领域培养,重点加大“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注重学用结合,依托县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通过专家授课、现场实践、参观学习等方式,实施“课堂培训+创业指导+政策扶持”的精准培育。重点对本土实用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开展杂粮种植、特色养殖、农产品流通等技能性培训,提升他们对实用性技术的掌握运用水平以及对现代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的了解,从而培养一批思维活跃、敢拼敢闯的生产能手和经营能人,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在“用”上求发展,让“火车头”奔驰前行。强化“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把具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的优秀干部用在刀刃上。持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中,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加强农村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大力培育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通过乡村企业家、种植养殖大户的带动以及新时代高素质农民的培育,提高人才集聚程度,实现人人都掌握一门技术的目标,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动力。(张贵林 王霞)
河曲县“六项工程”厚植人才沃土 2024-05-07
河曲县“六项工程”厚植人才沃土近年来,河曲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实施“六项工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厚植人才支撑、集聚人才动能。实施“保障”工程。先后出台《河曲县“3843”人才工作思路》、《河曲县引进人才管理办法》等,构建完善“1+4”人才政策体系。加大人才奖励兑现力度,专门划拨50万元设立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经费,为全职引进的吕霄博士团队发放人才津贴累计18万元,并提供人才公寓和住房补贴。给予名医、名师等各类名家工作室15万元启动经费支持。定期召开人才座谈交流会、联谊活动等,为各类人才在子女优先就近入学、家属随迁等方面提供保障,打造企业“人才之家”2个,为来企服务专家提供舒心环境,构建了精心保障、安心创业的良好环境。实施“领航”工程。为发挥专家人才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聚焦教育、卫生、农业等七个领域,推荐评选县委联系的优秀专家33名。扎实推进落实县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25名县领导走访慰问33名专家,了解专家人才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听取意见建议。服务期内,每年为县委联系的专家发放津补贴9.57万元和人均1500元的体检一次。持续开展“专家人才下基层”服务活动,组建农业、教育、医疗等领域专家深入乡镇、学校、卫生院、企业等开展农技下乡、送医和送教下乡、结对帮扶等活动。实施“英才”工程。持续加大事业单位引才力度,聚焦民生服务和乡村人才振兴,全职引进急需紧缺人才32名。持续推进大学生招录工作,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特岗教师招考等,招录各类人才111名。加强急需紧缺人才管理,建立“试用期考核+年度考核+服务期目标责任考核”考核评价机制对急需紧缺人才进行考核,兑现奖惩,推荐成绩突出、社会公认的急需紧缺人才担任重要岗位。实施“候鸟”工程。聚焦特优农业产业项目,依托脱毒马铃薯种业产业基础,柔性引进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马恢团队3人,签订为期16年的《新品种选育协议》,定期来河实践指导,实现河曲县国家级领军人才“零”的突破;为破解医疗系统人才紧缺问题,依托名医工作站柔性引进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国家、省学科带头人9人,采用线上会诊+线下义诊相结合方式,服务患者983人次,让河曲百姓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国家级教授“专家号”。实施“飞地”工程。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强链补链,推动民营企业与科技部首席科学家高文秀多晶硅研发团队5人合作,在上海设立多晶硅研发实验室,实现“研发在上海,生产在河曲”的“人才飞地”新模式,硅提纯比例提高10%,解决废弃硅泥物理提纯的“卡脖子”技术,支撑山西斯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打造35000吨废弃硅泥绿色循环综合利用项目,为河曲新材料产业凝聚新动能。实施“回引”工程。加强跟踪回引,建立河曲籍“人才信息库”和“高校学生信息库”,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等与在外人才联络感情,吸引其回乡干事创业。制定《河曲县关于激励扶持本土人才回归的指导意见》,鼓励和引导干事创业的优秀人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每年从农村发展党员计划中拿出10%的比例,从优秀返乡创业人才中发展党员。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的方式,从优秀人才中储备一批村级后备力量,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条件成熟的及时纳入村“两委”班子,任职期间享受相应岗位报酬和政治待遇。截至目前,全县在册本土人才1176名,回引人才数1062名,回引率达90.3%。(河曲县委组织部 金晓白)
忻州市五寨县汇聚人才力量 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3-11-13
人才是强县之基、发展之要、竞争之本。五寨县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定位,让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添智增力”。一是聚焦人才,完善机制。优化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会商议事、资源共享、深化交流等工作机制,在重点任务、难点问题上集思广益,形成工作合力。今年以来,针对省校合作、柔性引才等重点工作,先后组织召开9次会议,有力推动了信息共享和问题协同解决。实行清单推进模式,细化全县人才工作任务,制定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及时跟进,动态掌握任务进展情况,推动工作统筹开展。完善落实配套政策,出台《关于鼓励引导在外本土人才回乡干事创业的实施方案》、《五寨县关于“12大基地”的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细化本地人才政策,起草《五寨县柔性引进人才办法(试行)》,拟于近日印发,为五寨县引进高技能人才提供制度支撑。优化本土人才管理机制,动态更新乡土人才台账,为乡土人才就业创业提供绿色服务通道。遴选县委联系的优秀人才,采取行业部门推荐、属地乡镇推荐和个人自荐、人才办评审等方式确定人选名单,建立人才考核机制。二是围绕聚才,搭建平台。建立山西后稷实验室——五寨杂粮试验示范基地,对高粱、谷子、红芸豆等8种作物78个品种开展试验、示范、筛选、鉴定和育种。示范基地合作方山西农业大学选派专家指导组成员、课题和任务负责人及项目骨干50多人来五寨县观摩杂豆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围绕抗旱高产杂豆新品种选育、旱地杂豆高效生产等方面提出专业意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钱前,调研指导“山西省后稷实验室——五寨杂粮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和杂粮种质创新工作,为该县聚焦杂粮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高质量建议。建立“3000亩特色杂粮繁育基地”。山西鑫丰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五寨分公司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进行芸豆新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建立“中药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在山西大学的支持下,在2000亩试验田上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指导、优质种子培育、种苗标准以及药材质量标准制定、中药材应用开发等,带动培养本土农民技术骨干,促进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范化、科学化。深化课题合作。针对药材种质退化、田间管理粗放、产地初加工技术不规范、集约化程度低、养护与储运技术相对滞后等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围绕“黄芪等三品种规模化无公害种植及精准扶贫示范研究”课题开展深度合作,打造了500亩药材基地示范区、50亩种源基地,推广种植面积1000亩,带动5000余户农户增收。持续擦亮“康养五寨”品牌,举办“第二届山西五寨夏季康养峰会”,与上海拜安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就“风电和数字农业智能传感器产业化及农产品平台化销售推广项目”成功签约。三是强化引才,畅通渠道。开展党政正职访名校活动。今年6月份,在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党政正职访名校”专项招才引智活动,宣传五寨相关政策、特色产业、优质农产品,成功签约9个项目,签约金额17.6亿元,争取国债资金6.01亿元,为转型发展注入活力。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同建设“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国情教育基地”,依托烈士陵园、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康养基地等资源优势,接待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师生开展研学活动共计340人次;与吕梁学院共建“就业实习基地”,提供20多个就业实习岗位。开展双招双引活动。今年4月,县委相关领导带队赴重庆实地考察,聘请西南大学食品学院钟耕教授及其团队为五寨县云起芥菜有限公司改进种植技术提供支持,推动五寨芥菜走向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主动对接上级帮扶。县人民医院先后柔性引进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专业医生28批次106人,开展新项目、引进新技术50余项,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县中医院先后柔性引进中国中医科学院等优秀医学专家30名,建设心血管和骨伤2个中医优势专科、1个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4个院内重点科室,1个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成“五寨县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依托“三区”科技人才专项计划项目,组建科技特派团,让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在“田间地头”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开展农业科技培训10余次,辐射带动农户300余户,实施推动科技市县项目8项,解决农业关键技术问题和技术需求难题。四是关注人才,优化服务。完善人才服务制度。制定《五寨县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县委领导定期与引进人才开展交流谈心活动,听取诉求,帮助协调解决引进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配齐人才服务场所。打造“人才之家”、“人才俱乐部”等人才活动场所,满足外来人才的文化娱乐需求。落实人才政策待遇。为符合条件的柔性引进人才申请落实市级政策待遇,县级联系人才严格落实发放年度工作津贴,并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和学习培训。提供安居住房保障。建成县级人才公寓,分级分类装修并配备必要的家具、家电,优先保障高端人才、优秀人才、重点单位人才入住。
《山西日报》报道忻州市大力实施柔性引才推动创新能级跃升相关做法 2023-10-07
五台云海镁业有限公司镁合金成品仓储车间。本报通讯员摄每周二,毕星宇博士(右二)准时在忻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坐诊。王利强摄每到周二,省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毕星宇一大早就从太原赶到忻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坐诊。忻州市妇女儿童医院院长魏斌说:“毕博士的到来不仅填补了忻州地区不孕不育诊疗空白,而且一年多时间里成绩斐然,累计在我院接诊了2200多人次,使100多对育龄夫妇舒展愁眉受孕成功。”  人才是引领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的第一资源、关键因素。忻州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需要各类高素质人才。  然而,面对人才总量偏小、高层次人才短缺的现状,怎么办?忻州的做法就是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理念,大力实施柔性引才新模式,为推动创新能级跃升提供重要支撑,加快建设有特色、有魅力、有品质,生产生活性价比高的精品城市。人才引进突出“高端、急需、紧缺”导向  8月29日,记者来到忻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正赶上院方准备例行的消防应急演练。门诊大厅里,秩序井然。  2018年9月,忻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正式建院开诊。魏斌说:“一开始,我们就注重医护队伍建设,积极和省内外的名院建立联系。没有高水平的医生,医院发展无从谈起。”  毕星宇与忻州市妇女儿童医院“结缘”,是因为报名参加了我省科技博士服务团。来之前,毕星宇就作了调研,了解到由于缺乏相关的医学人才,整个忻州地区没有开设不孕不育门诊。到岗后,毕星宇就建议开设不孕不育门诊室,得到了忻州市妇女儿童医院的大力支持,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博士工作站。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花费了十多年时间拿到了博士学位,就应该让学到的知识技术有更大的用武之地,离患者更近些,更好地造福他们。”毕星宇说,“从患者角度说,不孕不育救治耗时长,患者急需有家门口的专业医院,既方便就医,又减轻经济压力。”  凝聚在一起的是共同的事业。科技博士服务团挂职期满后,忻州市妇女儿童医院聘请毕星宇为名誉副院长,每周二定期来院坐诊。  魏斌说:“引进一名高端人才,带出一个团队,提升了整体业务水平。”现在,忻州市妇女儿童医院不仅同时派出生殖医学方面的5名医护到北京进修,而且专业实验室正在建设中,服务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省科技博士服务团成员、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系主任刘威是半导体领域的知名专家,挂任忻州市工信局副局长,主要分管信息化和招商引资工作。  身为武汉大学第一个行业性校友会——半导体专委会的常务副秘书长,刘威聚焦忻州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走访校友,从1000多名半导体行业的校友中遴选确定了一批专家学者、董事长、总经理、金融投资家组团考察山西。目前,国家杰青赵兴中、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阮昊等半导体专家团队有意在忻州创业;万度光能、深圳华芯、武汉盛为芯等优质半导体企业拟落地忻州。  围绕高质量发展,不限合作对象。近年来,忻州市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突出“高端、急需、紧缺”导向,以科技项目、创新平台和重点产业为载体,精准、灵活、高效引才引智。  特别是专门出台柔性引才办法后,忻州市为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搭建了更加灵活、开放、有效的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或技师以上等级的各类人才256人。把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的“最大增量”  忻州市“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做活了“柔性引才”文章。市县协同,汇聚合力的良好氛围,在专业镇建设上愈发凸显。  管家营是定襄县的一个村。村子不大,上千口人。  30多年前,这个村子诞生了一家法兰民营企业。管家营法兰锻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渊斐说,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持续不断的技术升级改造,生产场地从当初的农户小院壮大为占地26万平方米,拥有2个子公司、4个全流程直属车间的集团公司。现在公司仅生产及检测设备就有300余台套,年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国家能源集团等客户的优秀供应商,也是壳牌等国外公司在亚洲的唯一法兰供应商。  定襄法兰是首批省级专业镇之一。法兰企业通过顾问指导、技术咨询、兼职、合作、退休特聘等多种形式“柔性引才”。作为头部企业,管家营法兰锻造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组织科技人才力量,开发钛合金等高端锻件,向航天航空新材料领域进军。  目前,该集团引进了4名高管,分别任设备总工、技术总工和质量总监。现在企业实现了在手机上就能查到法兰产品从原材料进场到加工到成品出库的所有信息,包括具体班次、生产工人、检验员等。徐渊斐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灵活引进所需人才提供了极大便利。这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促进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成果应用、科研投入、企业管理等方面提档升级。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的‘最大增量’,夯实了专业镇建设基础。”  无独有偶。在五台云海镁业有限公司,记者听到了企业相同的心声。  五台云海镁业有限公司是忻州市级专业镇镁基新材料的领军企业。今年,五台县政府向重庆大学材料学院蒋斌教授颁发五台镁基新材料专业镇产业发展技术顾问聘书。  作为用人主体,五台云海镁业有限公司与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实验室,一次柔性引才4人,联合攻关高效节能炼镁工艺及高性能镁基材料生产技术和产业化应用研究。五台云海质量负责人张经理告诉记者,目前技术中心配套实验器材可以满足联合高校开展高性能镁基轻合金材料的研发。  五台云海镁业二期建设项目已于2022年开工,预计2024年底基础设施建设完工,二期项目总投资32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1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及年产5万吨压延深加工产品,为航空航天、3C电子、5G通信、新能源汽车、新基建等轻量化领域开发提供新材料,成为我省镁产业链基地。  张经理说:“只有把材料领域专业性的专家和教授引进来,不断研发新产品新应用,才能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才能把资源禀赋‘潜能’转化为产业壮大‘硬核’。显然,柔性引才是最优解。”“产才城”融合新格局初现  招商中招才,引智中引资。这是忻州的一大创举。  位于忻州经济开发区的有研金属复材(忻州)有限公司是去年刚引进的一家央企控股子公司。车间里,一期15条生产线还没有全部安装完毕,工人们正在加紧作业。项目一期总投资1.6亿元,采取边建设边生产模式,全部达产后,年产品销量预估6000吨,年销售收入预估2亿元以上。  该公司总经理温军国说,经过几年的反复考察,才决定将总部北京的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和研发基地放在忻州。公司核心产品包括有色金属合金牺牲阳极、均质细晶铝合金铸锭、特种镁合金加工材、特种铝合金材料与制品等,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装备配套、腐蚀控制与防护、汽车空调零部件制造、3C电子设备等行业领域。  公司管理层都是硕士以上毕业,而且年轻人居多。从北京到忻州,大家询问最多的就是,去了住哪里?“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让他们喜出望外,开始喜欢上了这座有特色、有魅力、有品质,生产生活性价比高的城市。  充分借助和发挥科技博士服务团、校友等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活动。忻州市招商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统计,今年该市党政代表团赴成渝、长三角地区重点城市举办“双招双引”活动,共签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文旅康养、大数据等领域招商引资项目40个,总投资242.3亿元。另外,在本市举办的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共签约项目42个,总投资236亿元。  “产才城”融合,风物为之一新。  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忻州以产业链“链长制”、特色专业镇、开发区升级版三大抓手为平台,主动加强与市内外知名企业、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等机构的沟通对接,通过重点项目落地,把经济、科技、农业等各方面的专家、企业家吸引到忻州,实现引进一个项目就引进一批人才的良性效应。截至目前,全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85个,总投资496亿元,面向全国柔性引进14名行业领军人才和清华大学博士领衔的山西新能汇通双碳产业园项目等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城市和人才之间是‘双向奔赴’。城市吸引和成就人才,人才选择和贡献城市。”温军国说,一地的特色很重要,能打动人,有了情感纽带,自然就有了认同感与归属感。
忻州市开展“家乡有约·学子忻行”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2023-08-13
8月8日至10日,我市精心组织开展了“家乡有约·学子忻行”优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来自清华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江南大学等20所高校的30余名优秀青年学子参加活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敏参加座谈会。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包括破冰活动、篝火晚会、现场教学、国情研学等,为同学们带来了别样的感受。在专题座谈会上,张敏为全市13个首批“学子归巢工作站”授牌并为受聘站长颁发聘书。他指出,近年来,忻州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发展潜力和创新活力正持续释放,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最好时候,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喜迎八方来客、广纳天下英才。希望同学们用心了解忻州,用情关注忻州,用力支持忻州,切实发挥好学子归巢工作站联络沟通作用,把忻州籍师生凝聚起来,把就业创业政策讲解到位,把优质岗位宣介到位,把实习实训组织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忻就业创业兴业,为忻州高质量发展汇聚人才资源,集聚发展动能。活动期间,同学们沿着精心设计的研学路线,前往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中心、忻州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岢岚县毛主席路居纪念馆、宋家沟村、宁武芦芽山开展丰富多样的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研学。同学们表示,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一路走来看到了忻州的发展变化,对打造有特色、有魅力、有品质、生产生活生态性价比最优的精品城市充满信心,也坚定了学成后回归忻州报效故乡的决心。
忻州河曲:精准把脉优化人才管理服务 2023-07-31
今年以来,河曲县坚持科学性、全面性、精准性相结合,深入一线开展人才工作调研,着力找准找实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全力推动全县人才工作出实效。设定“规定路线”,做到全覆盖。紧盯全县人才引进、培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主要问题,以理清人才发展思路为出发点,以选好用好人才为落脚点,拟定《关于开展全县人才工作大调研活动的方案》,明确调研目的、方式、内容等。组成7个调研组,深入园区、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进行调研,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人才发展现状,广泛收集教育医疗、乡村振兴、文旅康养等重点领域的急需紧缺人才需求52条,做到全覆盖、真走访、查实情。本次调研召开座谈会7次,深入走访27家企业,发放调查问卷81份。实现“精准把脉”,力求出特色。压实责任,以落实党管人才为关键点,整体梳理各单位在建立人才使用、管理、激励、保障等体制机制方面的经验做法;重点了解引才需求、人才培养等情况;全面掌握急需紧缺人才的数量、专业要求、学历要求及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存在的困难等问题;有针对性地了解近三年人才流失情况,包括流失人才的籍贯、学历、专业、去向、流失原因及减少流失的对策建议等;收集改进人才工作机制,加快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创新思路和意见建议,为人才规划做好数据支撑,切实提高人才工作调研的精准性。聚焦“成果转化”,着力解难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实效导向,通过“解剖麻雀”的调研方式,深入细致地了解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基本需求,围绕人才待遇、环境、政策等制约人才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人才工作调研报告,针对性地制定改进人才工作配套方案,进一步细化具体措施,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形成上下衔接、相互配套的人才政策体系。 
东南大学师生在忻州市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活动 2023-07-18
近日,东南大学至善至晋社会实践团队来我市开展暑期实践研学活动。活动以“红色之旅 ‘忻’系东南”为主题,深入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中心、五台县白求恩纪念馆和徐向前元帅纪念馆等地进行研学,近距离了解我市特色杂粮产业,接受党性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忻州是享誉全国的“杂粮之都”。研学团首先赴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中心参观学习。在听取关于杂粮特优产品、特色美食以及农耕文化等内容的讲解后,师生们赞叹不已;在了解忻州杂粮产业的发展情况后,师生们认为在当下更注重健康、养生的大环境下,杂粮产业一定能蹚出自己的一条路。当日下午,研学团深入五台县白求恩纪念馆、徐向前元帅纪念馆和徐向前故居参观学习,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和精神洗礼。在白求恩纪念馆、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研学团师生聆听白求恩同志的生平事迹,观看馆藏的珍贵图片和历史资料,感悟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白求恩精神内涵。在徐向前元帅纪念馆和徐向前故居,研学团师生合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回顾了徐向前元帅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忠诚奉献的一生。通过本次社会实践研学活动,东南大学师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忻州乃至山西人文历史的认知。我市将进一步深化省校合作和人才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定向选调生桥梁纽带作用,张开双臂迎接更多高校师生走进忻州、认识忻州、爱上忻州、留在忻州。
忻州市开展第二批科技博士服务团基层行系列活动 2023-07-06
近日,由市委人才办、市卫健委共同组织的“南京—忻州博士联盟医工交叉沙龙活动暨第二批科技博士服务团基层行”系列活动在市人民医院启动。市委人才办、市卫健委、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山西省第二批科技博士服务团忻州团全体成员参加。启动仪式上,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项楠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佳烽副教授分别作了《面向癌症诊断的液体活检微流控仪器》《医学电阻抗成像技术及其医工结合应用》学术报告;市人民医院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医学专家与博士团成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市委人才办为科技博士服务团授旗。“科技博士服务团基层行”是推动科技服务深入基层一线的重要举措,也是科技赋能忻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旨在将“医疗健康”与“科技赋能”相结合,为医工交叉、创新融合提供新的机遇。此次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医工交流切磋,充分利用工程技术,以相关技术产业化为目标,形成开放的、包容的、可孵化的平台,促进忻州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据悉,此次“科技博士服务团基层行”系列活动启动后,将走进我市14个县(市、区)和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以及院校、企业等,根据博士团成员的专业性,将“医疗健康”与“科技赋能”相结合,真正把博士智慧化为基层力量。此外,博士团还将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学、装备制造、功能食品等领域进行调查研究、科普宣传,为忻州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新华社关注忻州河曲:“能人”回乡打造群众增收致富新引擎 2023-06-28
河曲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地瘠田薄,十年九旱。面对产业项目少、经营性人才匮乏、启动资金不足等现实突出问题,河曲县近年来实施“能人助力壮大村集体经济”行动,通过发挥民营企业家、致富带头人、土专家等各类“能人”实力强、门路广、有情怀、市场经验丰富的优势特点,带动村企联合、村村抱团,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助力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搭建平台吸引“能人”回乡在河曲县单寨乡团峁村大学生创业基地,周之超正穿梭于鸽棚之间,查看鸽子的生长繁育情况。今年29岁的周之超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成为单寨乡的一名工作人员,并任单寨乡胡家坪村支部书记助理。两年前,他带领村民开展肉鸽养殖。周之超告诉记者,单寨乡气候凉爽、空气质量好,有利于养殖业发展。经过调研他发现河曲县的很多饭店常见“烤乳鸽”这道菜,但本地没有养殖场,肉鸽养殖市场广阔。                                                                                             周之超记录并查看鸽子生长繁育情况。谈及为何创业,他表示,县里有支持青年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还设立到村任职大学生创业经费,让他坚定了带动村民们搞养殖增收致富的信心。“创业初期,县财政给予4万元创业基金,大地集团驻村工作队以村集体入股的形式投资15万元,不到一年时间就出栏乳鸽600对,今年县里又注入资金35万元,肉鸽养殖规模扩大到1000对。”周之超说。最近一段时间,周之超正在向农户普及成熟的养殖技术,鼓励他们开展家庭养殖,发展庭院经济,让肉鸽养殖成为推动全乡经济发展的大产业。在河曲县,像周之超一样在乡村创业的“能人”有很多。当地政府通过搭建结对帮扶、政策激励以及服务保障等平台,出台产业奖补、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等一系列政策,引导乡村“能人”参与农业产业项目。在富硒谷子产业奖补政策激励下,莲芯硒美公司董事长尤金莲采用“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订单模式,在河曲县110个村发展富硒谷子种植项目,规模达4.69万亩;河曲县和西口镇有关部门为山西振兴农牧生物科技公司解决用地15亩、贷款200万元,在焦尾城村新建万吨生物质有机肥项目,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6万元……河曲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河曲县发出“致我县在外企业家的一封信”“欢迎回乡创业发展邀请函”,并通过“亲人”引“能人”等方式,使河曲重视、支持乡村“能人”的社会氛围不断浓厚。对于有初步意向的企业家,县乡两级党委书记带头进企业,手拉手叙乡情,面对面谈发展,全力支持“能人”投身乡村建设。目前,全县共有“能人”102人,其中县级层面7人,乡镇层面6人,村级层面89人。“能人”回乡带动产业发展河曲县的高山、半山地貌占全县面积的90%以上,境内沟壑纵横,不少村庄地广人稀、资金缺乏、信息闭塞。一些乡镇干部说,“能人”回乡充分发挥思路宽、信息灵等优势,弥补了乡村产业发展弱、小、散等先天不足。位于吕梁山深处的榆岭窊村,曾是当地有名的穷村。外出创业的张福田2008年回村担任村支书,带领全村发展种植养殖项目。尤其是近年来,榆岭窊村发展高端生态有机果蔬产业、海红果种植示范基地、有机蛋鸡养殖等项目,让这个小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果蔬基地。村里的“专家公寓”住着30多名农业专家和各大农业院校的大学生、研究生。榆岭窊村丰禾农场负责人王磊告诉记者,通过引进专家资源,村里的大棚种植蔬菜水果解决了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通过技术人员对育苗栽种、水肥管理、温度控制等各个环节的严格把控,保证了果蔬生产品质。“晚上在地里摘下的蔬菜水果,通过冷链物流,第二天中午就能出现在北京市民的餐桌上。”王磊说。记者了解到,针对项目谋划思路不清、办法不多的村庄,河曲县动员了38家民营企业与76个村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谋划集体经济项目67个。在鹿固乡,通过河曲县农业龙头企业带动,22个村发展黑猪养殖。鹿固乡党委书记康建新介绍,2022年鹿固乡22个村通过与河曲县乾丰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合作,确定了有机黑猪养殖项目,今年9月份项目建成后,年出栏有机黑猪将达到4600多头。通过企业带动,不仅要实现养殖的科学化、规模化,还要将黑猪养殖产业链延伸到种猪培育、屠宰包装、饲料加工等相关产业。为了充分发挥乡村“能人”懂技术、善经营的优势,河曲县通过乡村“能人”领办的方式来发展乡村产业。刘家塔镇郝家沟村村民郝大山是一位养鸡大户,他的养鸡场蛋鸡存栏量达到上万只。通过“能人领办”,郝大山带动周边村脱贫户养鸡,还帮助农户解决优质鸡苗、养殖技术等难题。“能人效应”助力乡村振兴河曲县通过发挥乡村“能人”辐射带动效应,实现了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互促共赢,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能人’在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以及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河曲县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目前“能人”带动村集体增收已经初具规模。总体来看,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大多是“能人”出资入股企业或与企业联合经营;基础条件较差村则依靠贷款扶持等方式参与“能人”领办的企业。2022年,全县“能人”助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共辐射带动143个村集体增收1300余万元。在群众致富方面,通过“能人”助力,带动9685户村民增收1100余万元。采取整合资金发展项目收益分红、基地务工等方式,帮助1402户脱贫户巩固脱贫成果。在产业发展方面,以种植养殖为核心,上连农产品加工产业,下接原材料输送、衍生品生产,形成富硒谷子种植、红葱种植、海红果提质增效、瓜果蔬菜、健康养殖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基地,覆盖全县80%的行政村,特优产业进一步发展。据介绍,河曲县以“能人效应”为突破口,鼓励和支持各类乡村“能人”积极参与集体经济发展,2022年全县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3亿元,比2021年翻了一番。下一步,河曲县将重点在提高集体经济发展质量上下功夫,力争全县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比2022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全县各乡镇80%以上的村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
主办:中共忻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忻州市忻府区   
备案号:晋ICP备18009964号-1    技术支持:旭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