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忘 初 心,牢 记 使 命
账号      密码      
忻州组工网
当前位置:主页 >学习园地
学习路上
学习语 | 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 2023-11-24
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充分肯定进博会连续成功举办所作出的贡献,郑重宣示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决心。“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的话语掷地有声。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悟。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我愿重申,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水平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工商界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2022年5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的致辞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我们敞开大门,谁来同我们合作都欢迎。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中国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扩大市场准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提升现代服务业开放水平。——2023年8月22日,习近平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共谋发展。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2023年11月5日,习近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要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要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加快培育更多内陆开放高地,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更高质量利用外资。要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征程上,要在全面总结十年建设经验基础上,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勇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先锋,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统筹发展和安全,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让自贸试验区更好发挥示范作用。——2023年9月,习近平就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要继续做好自身改革这篇大文章,既扩大开放之门,又将改革之路走稳。要更加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2023年9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我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科学认识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2020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国愿同所有国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中国将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同世界特别是亚太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2023年7月11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大关系(三):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 2023-11-24
“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总结新时代10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 5个方面,深刻阐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大关系,提出明确要求。
学习语丨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2023-11-24
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迎来乌镇峰会第十年。自2014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以来,习近平或亲临现场发表主旨演讲,或视频致辞,或向峰会发贺信,以不同形式关心峰会的举办。这些讲话、贺信始终贯穿一个理念主张——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悟。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2014年11月19日,习近平向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贺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8年4月22日,习近平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贺信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虽然互联网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但每一个国家在信息领域的主权权益都不应受到侵犯,互联网技术再发展也不能侵犯他国的信息主权。在信息领域没有双重标准,各国都有权维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国际社会要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2014年7月16日,习近平在巴西国会发表《弘扬传统友好 共谱合作新篇》的演讲从老百姓衣食住行到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互联网无处不在。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一国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越来越具有重大意义。如何治理互联网、用好互联网是各国都关注、研究、投入的大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中国倡导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主张各国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互联网公共政策。——2015年9月23日,习近平会见出席中美互联网论坛双方主要代表时的讲话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应该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种主体作用。既要推动联合国框架内的网络治理,也要更好发挥各类非国家行为体的积极作用。——2018年4月,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变化,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2016年11月16日,习近平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视频讲话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担起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构建数字合作格局,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1年9月26日,习近平向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致贺信网络空间关乎人类命运,网络空间未来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开创。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以此为重要契机,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2022年7月12日,习近平向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致贺信
学习语|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 2023-11-23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一书近日在全国发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民政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深刻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强调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深刻阐明了事关民政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起学习领悟。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加强全方位就业服务,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工作,加快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进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2018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听取湖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2019年4月,习近平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各族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1月21日,习近平在听取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强化城乡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加强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帮扶。——2023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听取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23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大关系(二):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 2023-11-23
“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总结新时代10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 5个方面,深刻阐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大关系,提出明确要求。
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到“三个如” 2023-11-23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总的要求是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上聚焦发力,具体要做到‘三个如’。”
学习语丨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11-23
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拓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新思路新要求,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具有科学的理论引领力和实践指导力。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悟。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我们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我们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好的、管用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2022年7月12日,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的讲话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要以此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2021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凝聚“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合力。——2021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习言道|审计的“尚方宝剑”是党中央授予的 2023-11-23
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指出——
学习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23-11-22
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大意义、重要任务和工作要求,为新征程上做好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会。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22年9月20日,习近平为《复兴文库》作的题为《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的序言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要面向各族群众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振奋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要端正历史文化认知,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要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新疆同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话语体系和有效载体,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022年7月15日,习近平在听取新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的讲话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研究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2021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大关系(一):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 2023-11-22
“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总结新时代10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 5个方面,深刻阐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大关系,提出明确要求。
主办:中共忻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忻州市忻府区   
备案号:晋ICP备18009964号-1    技术支持:旭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