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忘 初 心,牢 记 使 命
账号      密码      
忻州组工网
当前位置:主页 >学习园地
学习路上
时习之丨与党同心同行 习近平引领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 2023-11-17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月30日下午在中南海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与党同心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三次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始终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殷殷嘱托引领广大妇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巾帼荣光。
学习语 | 发展好中美关系,需要汇聚各方力量 2023-11-17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两国如何相处,决定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发展好中美关系,需要汇聚各方力量。习近平多次在重要场合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重要讲话,为中美关系把舵领航。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同学习领会。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世界需要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美两国能否正确相处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样,都是自尊自信自强的人民,都拥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两国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应该得到重视,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都是机遇而非威胁。——2023年6月19日,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的讲话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美两国又一次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需要双方再一次作出选择。展望未来,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关键是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项原则。在此基础上,中方愿同美方探讨两国正确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稳步向前,这对双方都有好处,也将造福世界。——2023年7月20日,习近平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的讲话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两国如何相处,决定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竞争对抗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本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中方始终认为,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必然,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2023年10月9日,习近平会见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一行时的讲话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中美两国人民都是伟大的人民,人民友好既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更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重要基础。中国人民愿继续同美国人民一道,加强友好交流,推进互利合作,共同促进两国人民福祉。——2022年5月,习近平复信美国艾奥瓦州友人萨拉•兰蒂女士“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国与国关系发展的根基在于两国人民。希望大家把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中美人民友谊像鼓岭上的千年柳杉一样,茁壮成长,生生不息。——2023年6月28日,习近平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致贺信发展好中美关系,需要汇聚各方力量。中美关系基础在民间,希望在人民,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我高度重视并支持中美各界交往和地方合作。希望你此访增进双方相互了解,为扩大中国同加州合作、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2023年10月25日,习近平会见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时的讲话找到新时代中美正确相处之道,既有利两国,又造福世界当今世界既不安宁也不太平。中美作为大国,双方加强沟通和合作,有助于推动世界增加稳定性和确定性,有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努力,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找到新时代中美正确相处之道,既有利两国,又造福世界。——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向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晚宴致贺信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中国尊重美国的利益,不会去挑战和取代美国。同样,美国也要尊重中国,不要损害中国的正当权益。任何一方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对方,更不能剥夺对方正当发展权利。中方始终希望中美关系能够健康稳定,相信两个大国能够排除万难,找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正确相处之道。——2023年6月19日,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的讲话作为两个世界大国,中美能否确立正确相处之道,攸关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中方愿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同美方推进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合力应对全球性挑战,相互成就、共同繁荣,造福两国,惠及世界。希望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各界朋友继续关心支持中美关系,为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2023年10月25日,习近平向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致贺信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2023-11-16
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文章强调,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总结新时代10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文章指出,一是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我们都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通过高水平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文章指出,二是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当前,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文章指出,三是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给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系统平衡。同时,自然恢复的局限和极限,对人工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留下了积极作为的广阔天地。要把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机统一起来,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文章指出,四是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只有人人动手、人人尽责,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才能让中华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必须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文章指出,五是正确处理“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对于传统行业,要推动工艺、技术、装备升级,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形成更加主动有利的新局面。
学习语|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2023-11-15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为建设航天强国指明了方向。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会。勇于创新突破,全面提升现代化航天发射能力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要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自主创新工作力度,统筹谋划,再接再厉,推动中国航天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创新发展,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21年2月22日,习近平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时的讲话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面向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全面提升现代化航天发射能力,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2022年4月12日,习近平在视察文昌航天发射场时的讲话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你们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21年4月29日,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成功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2022年5月2日,习近平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回信为推动世界航空航天科技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始终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航空航天科技发展。经过20多年努力,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航空航天类专业展会之一,为推动世界航空航天科技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致信祝贺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中国倡导世界各国一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外空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中国一贯主张合理开发、利用空间资源,保护空间环境,推动航天事业造福全人类。——2018年11月14日,习近平致信祝贺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立10周年中国航天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同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就包含了许多参与国的贡献。我们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国际交流,推动大科学计划、工程和中心建设,扩大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推动人类科学事业发展。——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的讲话
习言道|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3-11-15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7日下午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指出——
从夏到冬,这些事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 2023-11-14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今年七八月份,受台风影响,我国多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灾情时刻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他一直牵挂着受灾群众,从防汛救灾到灾后重建,“时时放心不下”。“时时放心不下”,彰显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七月初,全国即将进入防汛关键期。重庆等地遭遇强降雨,引发山洪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抢险救灾。  7月7日、27日,在江苏、四川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就防汛抗洪提出要求,强调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工作。  从四川返京途中,北京、河北一再升级的暴雨预警让总书记非常忧心。得知京郊列车被困,他非常惦念车上旅客的安危,指示“千方百计组织营救”。  7月底8月初,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8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  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会议指出,要果断转移避险,“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万一失防”,关键时候果断撤离转移危险地带群众,进一步细化人员转移避险预案,确保应转尽转、应转早转。  “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每当灾情来袭,习近平总书记都反复强调,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时时放心不下”,垂范的是抓实抓细、压实责任的作风  防汛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的案头每天都有灾情的材料,一件件指示批示直抵一线。  灾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习近平总书记盯着抓、反复抓,不断把责任压实。  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应急值守、靠前指挥。  8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加强巡查值守,紧盯防汛重点部位,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  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作出进一步部署。会议再次强调,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始终绷紧防汛救灾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慎终如始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工作。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履职尽责、通力协作,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冲锋在前,解放军、武警部队紧急驰援,中央企业和社会力量勇挑重担,广大人民群众风雨同舟,构筑起防汛救灾、守护家园的坚固防线。“时时放心不下”,体现的是念民之忧、行民之盼的牵挂   今年夏天这场灾害受灾面广、蓄滞洪区启用多、转移安置群众多,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洪涝灾害地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和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  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主汛期还没过,会议同步安排部署恢复重建的一系列重要工作。  保证受灾学生都能按时开学返校,确保受灾群众入冬前能够回家或搬入新居,安全温暖过冬,加强对受灾地区的信贷支持和保险理赔,努力帮助受灾群众和经营主体渡过难关……受灾群众最直接的生活问题就是党中央和总书记最大的关切。  灾后一个月,重建进入关键时期。  9月7日,从黑龙江哈尔滨市区出发,火车转汽车,一路奔波,习近平总书记到了灾情严重的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察看水稻受灾和水毁房屋重建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灾区群众,始终同大家风雨同舟、携手同行,希望乡亲们在党组织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灾后3个月,北方入冬,气温骤降。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河北受灾较重的相关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永远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灾后恢复重建,都会全力以赴。希望乡亲们坚定信心,努力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两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最多的就是确保受灾群众的生活恢复正常。  在尚志,总书记贴心地表示,东北冬季来得早、时间长,要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抓紧谋划,提前行动,把吃、喝、住、行、就业、教育、医疗防疫等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大小事情考虑得更细致、更周全一些,不留一丝纰漏。  在北京门头沟,总书记说,北方冬季长,山里冬天尤其冷,取暖工作务必落实落细,做到每家每户。  在河北涿州,总书记强调,城市灾后恢复重建,首要的是家家户户生活和社区居住环境的恢复。要查漏补缺,把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  ……  人民的安危冷暖永远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大的牵挂。“时时放心不下”,蕴含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擘画    这次防汛抗洪救灾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求抓紧补短板、强弱项。  各级应急指挥部体系建设,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能力建设,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提升,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和运行管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规划和建设……这些都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问题。  这次到北京、河北考察,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总书记关注的一个重点。  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涝大灾之后,务必大建大治,大幅度提高水利设施、防汛设施水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把恢复重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特别要完善城乡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提升基层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7月到11月,从夏到冬,从防汛救灾最紧急的时刻到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的桩桩件件,都饱含着人民至上的情怀,都蕴含着“国之大者”的擘画。
学习笔记|引领中国发展的“指挥棒” 2023-11-14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新发展理念。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学习关键词 | “四下基层” 2023-11-14
党中央强调,要把“四下基层”作为开展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具体是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1988年6月,习近平任宁德地委书记。当时,宁德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通过深入基层调研,习近平把贫困地区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归纳为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因此,他指出,各级干部要苦练密切联系群众这一基本功。一上任,习近平就深入全区九县和浙南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文稿《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想》。1988年12月20日,宁德首次“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活动在霞浦举办,习近平同群众面对面,受理问题86件,12件当场答复解决,其余的要求相关部门一个月内处理完毕。当晚的总结会上,他要求“约访制度和下基层开展信访接待日活动的制度要坚持下去”。一个被干部称为“服务日”“公仆日”、群众称为“连心节”的日子由此诞生,每月20日成为宁德市、县、乡镇三级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1989年7月19日,习近平带着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山路上徒步跋涉2个多小时,来到省定贫困乡寿宁县下党乡。乡政府没有办公场所,就在鸾峰廊桥上现场办公,决定支持下党乡水电建设资金40多万元,尽快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随后,他又两次到下党调查研究、现场办公。鸾峰桥,成为闽东人民心中的党群连心桥。1989年10月,习近平到福安调研。在范坑老区特困乡,他和群众促膝谈心,宣讲党的农村政策、扶贫政策,打消了群众担心政策会变的疑虑。在习近平的推动下,“四下基层”在宁德形成风气,干部作风大为转变,闽东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90年5月,习近平在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中说,“四下基层”工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称赞。今后,要继续坚持下去,并注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还要不断探索密切联系群众的新途径、新方法”。30多年来,“四下基层”在宁德传承不断,并扎根八闽、推向全国。如今,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四下基层”正被不断学习推广、深化运用,成为密切联系群众、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重要法宝。
习言道|让中国式现代化更多惠及周边 2023-11-13
10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纪念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提出10周年国际研讨会发表书面致辞。习近平指出——
学习笔记|从这四个字读懂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深邃思考 2023-11-13
天天学习10月24日,习近平主席向纪念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提出10周年国际研讨会发表书面致辞指出,10年来,中国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利益融合持续深化,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亲诚惠容”理念,源自多年来中国周边外交实践,是新形势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生动宣言。亲诚惠容理念有何重要内涵?如何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特梳理相关内容,与您一起学习。
主办:中共忻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忻州市忻府区   
备案号:晋ICP备18009964号-1    技术支持:旭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