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忘 初 心,牢 记 使 命
账号      密码      
忻州组工网
当前位置:主页 >学习园地
学习路上
【晨习】总书记强调的这个字 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 2024-03-04
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报告》《关于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会议强调,要持续抓好落实,重实干、做实功、求实效,更好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结合实际,分类指导,上下联动抓整改,让群众看到实效”;“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扎实成效”。…………对于此次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谋划部署,全程指导推动,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多落在一个“实”字上。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怎么实现全党思想、意志、行动的统一?最根本的就是用党的基本理论武装全党。”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破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红色课堂’追溯了红色记忆,重温了经典历史,让我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这是一位年轻党员在参加“红色课堂”学习后的感悟。理论上加强学习,方能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意志上坚忍不拔,行动上坚定不移。重温现场体验学、锤炼党性扎实学。全国各地在主题教育中把“学思想”摆在首位,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进而将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变成干事成事的“加油站”。“西舍村的环村硬化路没有修完”“道突村的村道比较窄,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希望多一点家门口就业的渠道”……几十把椅子,几张圆桌,干部和群众促膝围坐唠家常,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各乡镇的“亲加奔”(黎语,意为“亲人来”)——干群对话解难题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总书记在谋划此次主题教育时,特别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只有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才能豁然开朗、找到答案。以“四下基层”为重要抓手,第二批主题教育过程中,福建宁德市大力倡导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一线工作法”,选派50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浙江省进一步健全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大接访”工作机制,1.2万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赴基层开展下访接访。重庆组织党员干部沉到一线找痛点、破难题,通过26项数字化改造使一家电缆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20%。勤走“田间地头”,常听“家长里短”,多问“柴米油盐”,真正把实情摸准、把民意研透,实打实拿出具体对策......多地主题教育取得了实效,收获了百姓“好口碑”。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中央明确提出,把“抓好检视整改”作为此次主题教育的一项重点措施,着力解决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为整治“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湖南明确“开展‘四不两直’检查和随机抽查的时间不得少于50%”等硬性规定。针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青海6名领导干部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青海修订完善省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浙江全省市县党委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共梳理问题1066个,于2024年1月底前全部整改完成。聚焦典型案例,在“解剖麻雀”中以小见大查摆问题、刀刃向内分析问题、举一反三解决问题,不仅能够防止问题反弹,也实现了通过“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切中肯綮。“实”乃谋事创业之基。主题教育成效“成色”足不足,归根结底要看问题是否解决、群众是否满意。“以后我们出门、卖货就更方便了。”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官渡镇百里河村的村民阮飞最近特别高兴。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竹山县将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如今,通往村里的路面正在硬化,马上要浇筑到他家门口了。在主题教育过程中,湖北省紧盯“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目标,部署推进省级十大民生实事,推动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领办1至2件民生实事。浙江省嘉善县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行动,把调研中了解到的问题,如老年患者转院困难、城乡交界地带道路拥堵、物业服务跟不上、村民办事流程较为烦琐等问题梳理成任务清单,逐一解决。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各级党委(党组)只有把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扛起主体责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才能更好地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学习语|以文弘业 以文培元 以文立心 以文铸魂 2024-03-04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近日,2024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启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会。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希望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19年7月16日,习近平致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的贺信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2019年3月4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紧扣时代脉搏、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出更大贡献。——2021年12月25日,习近平给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家的回信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新时代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明大德、立大德,就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2019年3月4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文明之美集中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等经典著作和文学、音乐、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之中。现在,大量外国优秀文化产品进入中国,许多中国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中国愿同有关国家一道,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帮助人们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为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打造交流互鉴平台。——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总书记引用这些典故阐述强军之路 2024-03-04
2月26日,《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播出第九集《铁马冰河入梦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围绕“强军之路”这一主题,总书记曾讲到哪些典故?一起学习↓↓↓
时习之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作出重要部署 2024-03-04
学习语丨把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 2024-03-04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扛起主体责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亲自指导、亲自推动,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推动主题教育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明显成效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悟。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深化理论学习,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增强信心、提振精神。——2023年9月7日,习近平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客观规律推进。——2022年3月1日,习近平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持续推动解决问题检验推动发展成效,要看高质量发展是否有新突破、人民生活品质是否有新提升。——2023年7月27日,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的讲话要带头抓好问题检视和整改,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职责,把学、查、改有机贯通起来,全面查找自身不足和工作偏差,正确对待和自觉接受党内外监督,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着力从思想根源和制度机制上解决问题,带动全党深查实改,以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2023年3月30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持续改进作风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即将收官,要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树牢正确政绩观,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2024年2月2日,习近平听取天津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评估主题教育成效,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否得到有效解决,要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东西来一次检视,分析根源,对症下药,切实改出实效。——2023年7月27日,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的讲话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2020年6月29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持续抓好落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抓落实,聚合众力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在抓落实上取得新实效。——2023年7月7日,习近平听取江苏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善作善成,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对长期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滴水穿石,久久为功。——2022年3月1日,习近平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瓣瓣同心|习近平心中的“千年大计” 2024-02-28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重塑着天际线。从“一张白纸”到雏形初具,这座“未来之城”破土、萌芽、生长,蕴育勃勃生机。落子,雄安7年前,2017年2月23日上午,雪后初霁。习近平总书记从北京中南海出发,驱车100多公里,专程来到河北省安新县。在大王镇小王营村,总书记走进一片开阔地,在一张展开的规划图前,了解规划新区核心区概貌。在那天中午的一场小型座谈会上,总书记一语道破设立雄安新区的初心: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选择,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一个多月后,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正式“官宣”。这是2023年3月15日拍摄的雄安新区雄安门。落子雄安,经过熟思审处。党的十八大后,正在稳步迈向民族复兴的中国要建设一个怎样的首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如何破题?……很多问题萦绕在总书记心头。在深入调研与思考中,一个构想逐步显现。2015年2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审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总书记明确提出“多点一城、老城重组”的思路。“一城”,就是要研究思考在北京之外建设新城。不久后,总书记又在相关会议中进一步强调,要深入研究论证新城问题,可考虑在河北合适的地方进行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城。一次次重要讲话、一场场科学论证、一步步深入推进……总书记对设立新区的战略思考不断深入,构想逐渐变为现实。总书记深刻指出:“雄安新区是党中央批准的首都功能拓展区,同上海浦东、广东深圳那样具有全国意义,这个定位一定要把握好。”“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雄安。”人们对雄安充满期待。生长,雄安2019年1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雄安新区。在“千年秀林”,总书记望着一株株小树苗,欣喜地说:“让它们跟着雄安新区一起慢慢生长。”这是2022年9月6日拍摄的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千年秀林”正是雄安新区建设落下的第一笔。“先植绿,后建城”是总书记赋予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为其“生长”铺上绿色发展的底色。雄安新区的“生长”,还蕴含着快与慢的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重视雄安新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反复强调“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始建设”“精心推进不留历史遗憾”“要坚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水准规划设计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秉持谋定而后动的原则,曾有一段时间,雄安几乎未动一砖一瓦。但时光记录下了慢规划下的快发展:如今的雄安,城乡空间格局清晰明朗,城市和建筑风貌设计稳步推进,城市外围道路框架、内部骨干路网、生态廊道、新区水系“四大体系”贯通全域;电力、通信、热力、燃气、给水等配套设施,事先全部安装在已建成投运的47.6公里地下管廊里,俨然一座地下之城;在我国城市建设史上首次全域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建设,现实城市中的每一栋建筑、每一杆路灯,在数字城市中都一一对应……既稳扎稳打,又只争朝夕。拔节生长的雄安,尽显“未来之城”的独特气质。寄望,雄安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赴雄安考察。路上,透过车窗,他凝望这座创造了奇迹的新城。在这座新城,有建设者,有搬迁者,有创业者,也有农民变市民的“原住民”……这是一座高质高标的发展之城,也是一座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在新区建设伊始,总书记就叮嘱:“我们可不是为了一个漂亮新城,而恰恰建新城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党群服务中心的便民举措、社区食堂的实惠饭菜、回迁群众的安居生活……第三次考察雄安新区,总书记看得仔细、问得深入。在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总书记动情地对群众们说:“建设好雄安新区,重要的是衔接好安居和乐业,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2023年5月23日,河北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居民(右)在社区便民服务站办理业务。“城,所以盛民也。”近年来,雄安新区着力推进医疗、教育、文化、就业等领域发展——累计造林47.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提高到34.7%,“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处处是游园”成为现实;容东、容西、雄东三个新建片区已有12万人喜迁新居,“15分钟生活圈”成为社区标配;创新就业培训模式,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5万个,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雄安站候车厅,一座“千年轮”的底座上,镌刻着8个金色大字——“千年之计 始于当下”。齿轮不停转动,象征着这座城市奋进的脉搏。
习言道|从习近平的三个比喻,读懂“最大变量” 2024-02-28
互联网被人们称为“第五空间”,也常被视作“最大变量”。当前,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数字社会,网民规模已超10亿人,关于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习近平的一些巧喻启示深远。最大变量,首先是数字社会的到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是一句古语。2016年4月19日召开的网信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引述这句话谈到,很多网民称自己为“草根”,那网络就是现在的一个“草野”。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习近平以“草野”作喻,一方面强调了互联网反映社情民意的作用,一方面也点出了建设网络良好生态的意义。“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网络空间生态治理,与之相应的是,过去十年一系列政策法规和专项治理的跟进,中国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今年春节期间,从“云上赶集”引领的网购热潮,到文旅部门与网友的“出圈”互动,再到各地“网络中国节”的热闹温馨,民众能直观感受到,一个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是民之所盼,也是政之所向。最大变量,还来自于网络安全挑战。“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习近平曾以此强调互联网核心技术之于网络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他以“砌房子”形象解释,“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信息技术发展不断拓展人们对于“安全”的认知边界。小到网络暴力、网络诈骗,大到黑客攻击、人工智能武器,互联网让人类享受便利的同时,技术本身的“双刃剑”效应也越发凸显。早在2014年,习近平就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重要论断,把网络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十年来,无论是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规出台,还是5G、北斗等技术引领,中国的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以及信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都持续提升。此外,自2014年以来,连续十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已让“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成为全民共识。最大变量,可以变成最大增量。互联网时代,挑战很多,但机遇更大。习近平曾鲜明谈到,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一句“大动脉”的比喻,精准揭示了抓住互动网这一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所在。过去十年,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基础设施,移动支付、一码通办、直播带货等,互联网所激发的发展潜力和创新活力,也深刻改变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当然,“大动脉”要与世界联通与共享。这些年来,中国发布《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发起《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中国方案。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于中国而言,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于世界而言,互联网日益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维护安全的新疆域、文明互鉴的新平台。读懂这个“最大变量”,化“变量”为“增量”,这是中国和世界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
学习语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2024-02-28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先进生产力的作用,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并深刻阐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新时代党的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根本方向。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悟。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历次产业革命都有一些共同特点:一是有新的科学理论作基础,二是有相应的新生产工具出现,三是形成大量新的投资热点和就业岗位,四是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调整并形成新的规模化经济效益,五是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有新的重要变革。这些要素,目前都在加快积累和成熟中。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今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2018年4月20日,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2021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朴素的真理。我们要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要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就是我们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激发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通过不断完善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都是出于这个目的。——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希望全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2024年1月19日,习近平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互联网之光丨习近平引领网信事业发展——明确“十个坚持”重要原则 2024-02-27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2023年7月14日至15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鲜明提出网信工作的使命任务,明确“十个坚持”重要原则,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网信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言道|美丽宜居京津冀取得丰硕成果 2024-02-27
京津冀,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
主办:中共忻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忻州市忻府区   
备案号:晋ICP备18009964号-1    技术支持:旭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