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忘 初 心,牢 记 使 命
账号      密码      
忻州组工网
当前位置:主页 >学习园地
学习路上
新年贺词中,习近平谈大国重器之变 2024-01-08
2023年12月3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自2013年岁末起,习近平主席已连续11年发表新年贺词。每年的新年贺词,习近平主席都会提到一些大国重器、重大工程。从神舟家族到C919大飞机,从国产航母到国产大型邮轮,从港珠澳大桥到复兴号……这些“上天入海陆上”的重大工程,凝结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也彰显着中国高度、中国深度、中国速度。01中国高度新年贺词中,“上天”的重大工程,见证中国高度。这些年,新年贺词中,习主席多次提到神舟家族,从2016年神舟十一号“遨游星汉”,到2022年“神舟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接力腾飞”,再到2023年“神舟家族太空接力”。中国载人航天飞速发展,成绩亮眼。如今,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2023年12月31日晚,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在中国空间站收看习主席新年贺词,三名航天员表示,要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把中国人的“太空家园”维护好、建设好。除了载人航天,在深空探测领域,中国航天也在不断前行。习近平主席曾多次提到嫦娥探月工程: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2019年,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2020年,嫦娥五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据国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六号将于2024年前后实施发射,执行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这也将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中国人将丰富人们对月球的认知。探月之外,中国航天的探火和探日计划也在有序推进。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曾提到过“‘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根据国家航天局此前公布,下一步,中国航天将完成的是火星取样返回任务,该任务预计在2030年前后实施;探日计划方面,初步计划于2026年发射“羲和二号”卫星。在这些“上天”的重大工程中,习近平主席还一直关注着北斗导航、C919大飞机的“成长历程”。从2018年“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到2019年“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习主席两次在新年贺词中提到北斗导航。不久前,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从2015年“总装下线”、2017年“飞上蓝天”,到2022年首架“正式交付”,再到2023年“实现商飞”,习主席四次在新年贺词中谈到C919大飞机。△2023年12月16日,一架蓝绿涂装的C919大型客机从香港国际机场腾空而起,飞向维多利亚港进行演示飞行,这是国产商用飞机首次翱翔香港上空。从“神舟”问天、“嫦娥”揽月,到“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组网,再到C919“逐步成长”,这份满分答卷,不断刷新着“中国高度”。02中国深度新年贺词中,“入海”的重大工程,见证中国深度。2023年12月31日晚,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提到“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国产大型邮轮说的是“爱达·魔都号”,2023年11月4日,我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历经八年科研攻关、五年设计建造,完成试航验证后,“爱达·魔都号”正式进入市场。从一组数据来看“爱达·魔都号”:总吨位13.55万吨,长323.6米,宽37.2米,最大高度72.2米;全船搭载107个系统、5.5万个设备,包含2500万个零部件,完工敷设4750公里电缆;船上有客房2125间,可容纳乘客5246人,配置高达16层、面积4万平方米的生活娱乐公共区域……“爱达·魔都号”犹如一座“海上现代化城市”。2024年1月1日,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爱达·魔都号”正式迎来商业首航的国内外宾客。大型邮轮与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航空母舰一起,被誉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它们分别代表着客运、货运和军用船舶建造的最高水平,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和综合科技水平。如今,中国已集齐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除了大型邮轮,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还曾多次提到航空母舰这颗“明珠”。从2017年“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到2018年“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再到2022年“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习主席关注着中国航母的建造发展。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曾两次提到一项“入海”的重大工程——“奋斗者”号。“奋斗者”号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第一艘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截至2023年7月,“奋斗者”号已累计下潜193次,其中万米级下潜25次,已有32人搭乘“奋斗者”号到达万米海底,万米深潜次数和人数均居世界首位。一次次向深海的探索,在浩瀚大海不断刷新“中国深度”。03中国速度新年贺词中,“陆上”的重大工程,见证中国速度。港珠澳大桥,一桥飞架三地,横空跨海跃伶仃。随着“澳车北上”“港车北上”的政策相继落地,粤港澳大湾区软、硬件的进一步联通,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金沙江下游,白鹤滩水电站巍然横跨,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顺着密布的“银线”浩荡出川。2023年12月30日,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顺利正式转入商业运行。只需7毫秒,蜀水汇聚而成的电能就可“闪送”至2000多公里外的江南。大兴国际机场,从开工建设至首航投运,这个“超级工程”用时不到5年,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从空中俯瞰,大兴国际机场造型宛如“凤凰展翅”。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时速达到350公里,行驶一天就能穿越大半个中国。2022年,复兴号就已成功实现了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这一系列重大工程,用中国速度,带来日新月异的发展,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迈向深空、挺进深蓝、跨越峡谷高山……如今,一项项“上天入海陆上”的重大工程正在加速推进,助力中国经济稳健前行,彰显着中国高度、中国深度、中国速度。归根结底,这些都是蓬勃向上的中国力量!
学习进行时丨聆听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2024-01-05
【学习进行时】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与您一同学习。读罢习近平主席2024年新年贺词,第一个感受,习近平主席和我们大家心连着心。回首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回首2023年,“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习近平主席的话,概括了我们共同的经历,也表达了我们共同的感受。2023年,我们忙碌了一整年,付出了一整年,每个人都不容易。习近平主席看到我们的拼搏,“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习近平主席道出我们的心声,“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习近平主席了解我们的关切,“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2023年,我们在变,我们的国家在变。一篇贺词,习近平主席同我们一起回顾了“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我们走得很有力量”——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我们走得很见神采”——温暖的生活气息、复苏的忙碌劲头,诠释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的追求,也展现了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我们走得很显底气”——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这种坚实、这股力量、这番神采、这份底气,是我们所有人拼搏奋斗的结果。同样,也是我们和我们的国家这些年久久为功的写照。聆听贺词,感慨系之。还记得过去,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几家外国巨头就可以独霸天下。今天,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还记得过去,很多人将大把钞票花费在出境购物、“海淘”购物上。今天,国货潮牌广受欢迎,国产新手机备受青睐。……“这一年的步伐”再次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路选对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我们就一定能积跬步以至千里。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主席在贺词中表示:“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面向未来,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习近平主席说,“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百年变局,风云激荡,波诡云谲。习近平主席说:“世事变迁,和平发展始终是主旋律,合作共赢始终是硬道理。”中国式现代化,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习近平主席说:“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冬至阳生,岁回律转。”新年,新的开始,新的征途,孕育着新的希望。相信自己、相信未来。让我们为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世界的和平安宁,为大家的福暖四季、顺遂安康继续拼搏奋斗!
学习语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2024-01-04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四个抓落实”,强调的是知行合一,考验的是担当作为。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落实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悟。不折不扣抓落实对党忠诚必须是纯粹的、无条件的,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标准,鲜明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上。中军帐运筹帷幄,一盘棋车马分明,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所有党组织都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2018年1月11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抓落实,聚合众力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在抓落实上取得新实效。——2023年7月7日,习近平在听取江苏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雷厉风行抓落实要注意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各项制度相互衔接、形成合力。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依法依规、稳妥慎重,把握好各项工作的时度效,扎扎实实为民办事、为民造福。——2020年9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2021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真务实抓落实大家作为中央委员会的成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脚踏实地把既定的行动纲领、战略目标、工作蓝图变为现实。——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2023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听取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敢作善为抓落实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把德才标准,坚持公正用人,拓宽用人视野,激励干部积极性,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2018年11月26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学习语|“五个必须”:深化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2024-01-0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这次会议进一步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五个必须”的重要要求。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会。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在新形势下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2022年3月1日,习近平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3年7月,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的讲话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端是否动力强劲、总体匹配,动态平衡、良性互动。这就需要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协调配合,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2023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不断推进各领域体制改革,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2023年2月7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要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竞争力。——2023年12月1日,习近平在听取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次中央全会对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战略部署,对在复杂环境下更好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2020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既通过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又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思路、体制、手段创新,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努力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全面提高国家安全工作能力和水平。——2020年12月11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我们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2023年3月13日,习近平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2023年2月7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辛探索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2023年4月21日,习近平向“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致贺信
时习之|新定位 新阶段 习近平就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提出建议 2024-01-02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2日下午,刚刚抵达河内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越共中央驻地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举行会谈。双方宣布中越两党两国关系新定位,在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学习语丨中国经济大船将乘风破浪持续前行 2024-01-02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推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笃定向前。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会。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大船将乘风破浪持续前行。——2023年8月22日,习近平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2023年11月16日,习近平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演讲今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12月6日,习近平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更明确地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2017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质量发展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民营企业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2023年3月6日,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3年7月,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的讲话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2023年7月7日,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的讲话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3年9月7日,习近平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上海在这方面要当好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要着力造就大批胸怀使命感的尖端人才,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2023年11月28日,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
总书记为何特别强调强基固本? 2024-01-02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群众身边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注重强基固本、夯实基层基础。这要求我们在开展主题教育中要以基层党建带动基层治理,切实解决基层突出问题。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基层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9月在浙江,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10月在江西,指出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11月在北京河北,强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无论在矛盾化解、基层治理,还是乡村振兴、灾后恢复重建,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作用都不言而喻。当前应以第二批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的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夯实国家治理根基。强基固本的根本,在于建强党的基层组织。“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建强党的组织体系,必须坚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俗话说,麻绳最容易从细处断。越是情况复杂、基础薄弱的地方,越要健全党的组织、做好党的工作,确保全覆盖,防止“木桶效应”。要把第二批主题教育作为强化基层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重要契机,切实把理论学习、检视整改等重点措施,与统一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行动结合起来,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堡垒,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强基固本的抓手,在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全党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是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必然要求。对于基层一线的干部,要传导勇担当、善作为的鲜明信息,引导从思想层面检视问题,有针对性加以整改,引领基层干部聚焦问题、实干担当。针对少数干部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要进行精准施治,完善重实干、重业绩、重担当的考核机制,助力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干成事。同时要利用各种阵地平台、采取各种形式,结合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讲活讲透党的创新理论和优良传统,强化基层党员的党性教育,引导党员立足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强基固本的目的,在于推动解决要事难事。千头万绪的事,归根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做好基层党建的重要目的是引领基层治理,解决好千家万户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用恢复重建成果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来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效。各级党组织要通过第二批主题教育切实为群众解决一批关键要事、具体实事、紧要难事,针对惠民政策“落不细”、为民服务“跟不上”、群众意见“上不来”难题,要积极倾听群众呼声、摸清社情民意、找准问题症结,拿出解题的真招硬招,动真碰硬、持续用劲,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连接最为紧密,基层治理效能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满意度。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不断淬炼,更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夯实基础,从而巩固经济发展之基、群众幸福之基、长治久安之基。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哪些突出特点? 2024-01-02
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聚焦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12月27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全文公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该条例的第三次修订,再次释放出以严明纪律管全党治全党的鲜明信号。  条例为何再次修订?此次修订有哪些突出特点?将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起到什么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纪处分条例》先后于2015年、2018年进行过两次修订。党的二十大后再次修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将党章要求具体化为纪律规定的实际行动,也是实现和其他党内法规、国家法律相衔接的生动体现。  条例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首先体现在总则的几处增写中:  在第二条指导思想中增写“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自我革命”“推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等内容;  在第三条总体要求中增写“坚守初心使命”“切实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等内容;  在第四条工作原则中增写“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等内容;  ……  与此同时,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等各项纪律的具体条款中,处处体现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章的贯彻落实——  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充实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违背新发展理念、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处分规定,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行为由违反群众纪律调整到违反政治纪律。  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要求,在组织纪律中增加对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中搞好人主义、避重就轻行为的处分规定,推动形成良好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  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的要求,立足引导党员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在工作纪律中增加对不敢斗争、不愿担当,面对重大矛盾冲突、危机困难临阵退缩行为的处分规定。  落实党章关于“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的要求,聚焦保障人才评价机制落实,在组织纪律中增加对在授予学术称号中弄虚作假、违规谋利行为的处分规定……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作为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基础性法规,党纪处分条例对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条例再次修订,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推动全党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有着重要意义。突出问题导向,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重点、难点问题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大敌。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和治理,但禁而未绝、改头换面等现象仍时有发生。  对此,条例进一步增强了对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处分规定的针对性。  在群众纪律中,完善对慢作为、假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处分规定;在工作纪律中,增写随意决策、机械执行,搞文山会海,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等行为的处分规定;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行为由违反工作纪律调整到违反政治纪律……多处修改,彰显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坚决态度。  聚焦党员在履职尽责、规范用权方面存在的问题,条例在工作纪律中增写了多条处分规定,充实完善对统计造假、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不履行信访工作职责、滥用问责等行为的处分条款。  以统计造假为例,条例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进行统计造假,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同时条例还规定,对统计造假失察,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又以滥用问责为例,条例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滥用问责,或者在问责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不良影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与此同时,条例还加大对有关干预插手行为的规制力度,在工作纪律中增写按照有关规定对干预和插手行为负有报告和登记义务的受请托人,不按照规定报告或者登记,情节较重或严重的,给予相应党纪处分。  2023年11月16日,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周清玉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的消息通报中,一处细节引人注目:私藏、阅看有严重政治问题的书刊。  针对执纪监督工作中发现的类似问题,条例也作出了相应修改。如在政治纪律中增写对私自阅看、浏览、收听有严重政治问题报刊、书籍、音像制品、电子读物、网络资料,情节严重行为的处分规定,同时还进一步完善对党员信仰宗教、个人搞迷信活动等行为的处理处分规定。  为推动解决“新官不理旧账”的问题,条例第一百三十条增写一款,明确了对“党员领导干部对于到任前已经存在且属于其职责范围内的问题,消极回避、推卸责任,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不良影响的”行为的处理处分规定。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条例坚持靶向施治,聚焦执纪监督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实违纪情形,细化处分规定,有利于让铁纪“长牙”、发威,让党员干部重视、警醒、知止,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坚持与时俱进,在总结从严管党治党经验基础上完善纪律规范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规定》。这一规定的出台,对于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防范廉政风险,促进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理念在条例中也有所体现。在廉洁纪律中,条例在规范领导干部本人不廉洁行为的同时,加强了对领导干部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其他特定关系人相关违规行为的规制。  以第一百零六条为例,条例对“离职或者退(离)休后利用原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从事经营活动谋取利益”以及“离职或者退(离)休后利用原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收受对方财物”的行为都作出了明确处分规定。  与此同时,条例还完善了为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经营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提供帮助谋取利益的,以及领导干部对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行为拒不纠正等的处分规定,释放出从严治党越来越严、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经过新时代以来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四风”问题大幅减少,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但也要清楚看到,一些不正之风仍然顽固复杂,或披上“马甲”,或转入“地下”,潜滋暗长、隐形变异。  针对这一情况,条例完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的处分规定,在廉洁纪律中增写以讲课费、课题费、咨询费等名义变相送礼的处分条款,充实对违规接待、滥发福利、未经批准租用借用办公用房,以及擅自举办创建示范活动、违反会议活动管理规定等行为的处分规定。  条例在坚持与时俱进上还体现在多个方面——  如完善纪法衔接条款,促进党纪政务处分相匹配,明确规定对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违反治安管理、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等违法行为的党员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处分,明确规定对有涉黄涉毒等丧失党员条件,严重败坏党的形象行为的党员应当开除党籍;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增写对铺张浪费造成不良影响行为的处分规定;切实规范约束党员网络言行,增写对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网络空间有不当言行的行为处分规定,促进党员绷紧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这根弦……  此外,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条例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完善纪律处分运用规则,区分一般违纪、轻微违纪、不追究纪律责任等不同情形,给予相应处理,切实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条例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完善纪律规范,有利于充分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的利器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下一步,将切实抓好条例贯彻执行,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4-01-01
       2024年1月1日出版的第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3年7月17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文章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文章指出,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蓝天保卫战是攻坚战的重中之重。碧水保卫战要促进“人水和谐”。净土保卫战重在强化污染风险管控。  文章指出,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打造绿色发展高地,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文章指出,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要站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  文章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要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文章指出,要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障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要切实维护生态安全,确保核与辐射安全。  文章指出,要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要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和有力保障。要强化法治保障,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强科技支撑。
人民领袖|新年贺词里的人民情怀 2024-01-01
新年前夕,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辞旧迎新之际,一个直抵人心的声音从北京传遍全球。2023年12月3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这是他第11次以国家主席身份发表新年贺词,人民情怀浸透于字里行间。从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上勇创佳绩的体育健儿,到“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再到各行各业挥洒汗水的人们……都在习近平主席的深情惦念里。通过电视画面,习近平主席身后书架上的一幅“新”照片引人关注。照片记录了2023年3月10日的一个历史性瞬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面向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郑重宣誓。2023年3月10日,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往前回溯,从发表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到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书架上一直摆放着习近平2018年3月第一次进行宪法宣誓时的照片。这张“不变”的照片映衬的主题是铮铮誓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也正是习近平终生的信念。“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里的这句话,是他的心之所系,也是行之所至。2023年的这一幕幕,人们印象深刻——5月,在赴陕西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峰会途中,习近平主席乘坐的专列停在了山西运城,他在忙碌的行程中“挤”出时间开展调查研究。6月,内蒙古之行。习近平主席在田埂上细问土地流转承包是否惠农,在沙地里思索着光伏产业发展是否可以实现多元经济共赢。7月,在中国科创板第一家上市企业,一张张年轻面孔让习近平主席十分欣慰,他鼓励大家“一定要把握历史机遇”。9月,在黑龙江龙王庙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习近平主席关切道:“在入冬前房子都能搞好吧?抓紧修起来,老百姓冬天可不能够挨冻。”10月,江西石门村。习近平主席告诉村民:“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很关注乡村振兴。”…………习近平主席走到哪儿,都要深入到最基层的企业、社区和老百姓家中,实地察看老百姓真实的生活情况。为了人民的幸福,他夙兴夜寐以求之,不遗余力以成之。2023年10月10日,习近平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考察时,冒雨沿江堤步行察看沿岸风貌。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一些群众就业、生活遇到困难,一些地方发生洪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这些我都牵挂在心。”这份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一直萦绕在习近平主席心头,也出现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从黄土地走来,从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深谙国情社情民情,深深懂得人民的心。此次发表新年贺词,他用温暖平和而又坚定有力的语调说——“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人民的所思所盼装在习近平主席心中。他念兹在兹,把人民的期待变成火热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2023年5月23日清晨拍摄的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呼和马场风力光伏发电场内的风机。今日之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从“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到“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再到“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透过新年贺词,世界看到“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习近平主席总结道,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很有力量”“很见神采”“很显底气”。在习近平主席心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在新年贺词中,他一次次为人民由衷点赞——“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我深受感动”“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告别不平凡的2023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24年。
主办:中共忻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忻州市忻府区   
备案号:晋ICP备18009964号-1    技术支持:旭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