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忘 初 心,牢 记 使 命
账号      密码      
静乐:“四式”举措推动“四双”机制常态化
主页 >详情页
静乐:“四式”举措推动“四双”机制常态化

今年以来,静乐县采取

组团式、菜单式、覆盖式、立体式

“四式”工作措施

推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及在职党员

走出机关、走向基层、走进群众

常态化落实“双报到、双服务、

双包联、双评价”机制

持续提升服务社区群众质效

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切实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组团式”报到,强化党员力量

精心组织、常态推进。将建立健全“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工作机制列入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任务清单,制定出台工作办法,常态化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并派出工作指导组指导全县10个社区分别打造1至2个试点小区进行推广。

摸准底数、分明结构。对全县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按年龄、学历、人员类型、从事业务领域进行分类统计,分别列出35周岁以下党员青年党员数量、35周岁至45周岁中年党员数量、45周岁以上老年党员数量、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数量、大专以下学历党员数量、机关单位党员数量、企业单位党员数量、管理岗党员、技术岗党员以及党群机关、群团组织、医教文卫、农林等领域党员数量,对所有在职党员做到底清数明。

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坚持老中青党员相结合、大专学历以上和以下相结合、管理类和技术类相结合、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相结合的原则,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根据社区内小区数量、居民身份和资源数量特点等因素,把在职党员按以一定的结构比均衡地配备到辖区10个社区,做到党员力量均衡分配。

▲静乐县政府办机关党支部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 双服务双包联 双评价”志愿服务活动。

“菜单式”服务,满足群众心愿

看“菜单”。对辖区10个社区所拥有的各类资源组织(个人)按照教育类、教育培训类、企业类、医疗保健类、金融类、餐馆服务类、其他服务类等七个类项分别建立资源清单,明确列出本社区内组织(个人)所能提供的资源清单,做到资源类别分类清楚、资源项目集中展示、资源数量底清数明,10个社区总计建立资源清单7大类200余个。

点“菜单”。对各个社区的居民按照需求群体的不同(普通居民、老弱病残居民、文艺爱好者居民、学生居民、矛盾突出户居民等)进行分类,列出不同需求群体的需求事项,做到需求事项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有选择性,以便更好地以“菜单式”的方式满足不同需求群体的“点单”服务。

上“菜单”。由在职党员充当“服务员”在资源清单和需求群体之间建立服务,送上民生实事项目,实现群众“微心愿”与党员“微服务”无缝对接。截止目前,全县在职党员已开展“菜单式”志愿服务15场、120人次,党员们就地转化为政策宣讲员、纠纷调解员、法律援助员、心理辅导员、助困解忧员等妈妈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员,营造了“菜单服务送温暖,党群连心是一家”的和谐氛围。

▲西城社区汾泽苑小区“板凳议事会”组织居民开展政策学习。

“覆盖式”包联,织密网格触角

压责任。坚持“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织密网格,延伸触角,建立包联单位、社区、小区、居民四级责任互动机制,包联单位主动报到,包联社区主动对接,包联小区主动沟通,包联居民主动互动,将服务覆盖链接到每户有所需的居民。

建台账。对各社区居民进行逐一摸底,分社区分小区列出居住户台账,登记清楚该户的家庭情况、需要类型、是否列入重点户等信息,除传统的入户走访以外,创新使用二维码扫码登记服务,居民个人数据的准确性和保密性得到有效保障。

包重点。在分类建台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重点户台账,实现对辖区10个社区1000余户重点户的全覆盖包联,使所有重点户“有党员包联、有渠道对接、有菜单服务”,确保“四双”机制精准落实。

▲西林社区支部书记和网格员入户向居民宣传惠民政策。

“立体式”评价,保障服务效果

注重多维度评价。针对服务效果,科学设置“志愿服务时长、服务成效、群众反映和社会反响”4个维度的测评内容,按照百分制的打分方式,四个测评维度各占25分,做到量化评价。

注重多环节评价。经过小区群众评议、社区综合分析、乡镇研讨通报、机关接收改进四个环节的“立体式”全方位评价体系,对包联单位和党员提供的志愿服务进行好、中、差3个等次评定,做到既保障服务内容又注重社会效果,既满足居民心愿又体现服务质量。

注重评价结果运用。对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及在职党员采取日常包联考核和年度包联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将包联考核结果作为单位党组织年度考核和在职党员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倒逼服务质量提升,多措并举和切实提升区域化党建联建水平。

▲迎新社区组织开展群众评议。


静乐:“四式”举措推动“四双”机制常态化


今年以来,静乐县采取

组团式、菜单式、覆盖式、立体式

“四式”工作措施

推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及在职党员

走出机关、走向基层、走进群众

常态化落实“双报到、双服务、

双包联、双评价”机制

持续提升服务社区群众质效

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切实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组团式”报到,强化党员力量

精心组织、常态推进。将建立健全“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工作机制列入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任务清单,制定出台工作办法,常态化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并派出工作指导组指导全县10个社区分别打造1至2个试点小区进行推广。

摸准底数、分明结构。对全县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按年龄、学历、人员类型、从事业务领域进行分类统计,分别列出35周岁以下党员青年党员数量、35周岁至45周岁中年党员数量、45周岁以上老年党员数量、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数量、大专以下学历党员数量、机关单位党员数量、企业单位党员数量、管理岗党员、技术岗党员以及党群机关、群团组织、医教文卫、农林等领域党员数量,对所有在职党员做到底清数明。

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坚持老中青党员相结合、大专学历以上和以下相结合、管理类和技术类相结合、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相结合的原则,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根据社区内小区数量、居民身份和资源数量特点等因素,把在职党员按以一定的结构比均衡地配备到辖区10个社区,做到党员力量均衡分配。

▲静乐县政府办机关党支部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 双服务双包联 双评价”志愿服务活动。

“菜单式”服务,满足群众心愿

看“菜单”。对辖区10个社区所拥有的各类资源组织(个人)按照教育类、教育培训类、企业类、医疗保健类、金融类、餐馆服务类、其他服务类等七个类项分别建立资源清单,明确列出本社区内组织(个人)所能提供的资源清单,做到资源类别分类清楚、资源项目集中展示、资源数量底清数明,10个社区总计建立资源清单7大类200余个。

点“菜单”。对各个社区的居民按照需求群体的不同(普通居民、老弱病残居民、文艺爱好者居民、学生居民、矛盾突出户居民等)进行分类,列出不同需求群体的需求事项,做到需求事项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有选择性,以便更好地以“菜单式”的方式满足不同需求群体的“点单”服务。

上“菜单”。由在职党员充当“服务员”在资源清单和需求群体之间建立服务,送上民生实事项目,实现群众“微心愿”与党员“微服务”无缝对接。截止目前,全县在职党员已开展“菜单式”志愿服务15场、120人次,党员们就地转化为政策宣讲员、纠纷调解员、法律援助员、心理辅导员、助困解忧员等妈妈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员,营造了“菜单服务送温暖,党群连心是一家”的和谐氛围。

▲西城社区汾泽苑小区“板凳议事会”组织居民开展政策学习。

“覆盖式”包联,织密网格触角

压责任。坚持“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织密网格,延伸触角,建立包联单位、社区、小区、居民四级责任互动机制,包联单位主动报到,包联社区主动对接,包联小区主动沟通,包联居民主动互动,将服务覆盖链接到每户有所需的居民。

建台账。对各社区居民进行逐一摸底,分社区分小区列出居住户台账,登记清楚该户的家庭情况、需要类型、是否列入重点户等信息,除传统的入户走访以外,创新使用二维码扫码登记服务,居民个人数据的准确性和保密性得到有效保障。

包重点。在分类建台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重点户台账,实现对辖区10个社区1000余户重点户的全覆盖包联,使所有重点户“有党员包联、有渠道对接、有菜单服务”,确保“四双”机制精准落实。

▲西林社区支部书记和网格员入户向居民宣传惠民政策。

“立体式”评价,保障服务效果

注重多维度评价。针对服务效果,科学设置“志愿服务时长、服务成效、群众反映和社会反响”4个维度的测评内容,按照百分制的打分方式,四个测评维度各占25分,做到量化评价。

注重多环节评价。经过小区群众评议、社区综合分析、乡镇研讨通报、机关接收改进四个环节的“立体式”全方位评价体系,对包联单位和党员提供的志愿服务进行好、中、差3个等次评定,做到既保障服务内容又注重社会效果,既满足居民心愿又体现服务质量。

注重评价结果运用。对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及在职党员采取日常包联考核和年度包联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将包联考核结果作为单位党组织年度考核和在职党员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倒逼服务质量提升,多措并举和切实提升区域化党建联建水平。

▲迎新社区组织开展群众评议。


主办:中共忻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忻州市忻府区   
备案号:晋ICP备18009964号-1    技术支持:旭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