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忘 初 心,牢 记 使 命
账号      密码      
“双向奔赴”绽放希望之光——忻州市与复旦大学深化校地合作纪实
主页 >详情页
“双向奔赴”绽放希望之光——忻州市与复旦大学深化校地合作纪实

风从沪上来,势从关山起。

四月暮春,上海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光华楼,一场饱含忻州元素的热情邀约引发师生关注;七月盛夏,忻州的雄关古道间走来复旦学子们研学求索的身影……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东方明珠上海的怀抱中,一所底蕴深厚、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忻州市,表里山河的三晋大地上,一处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魅力之城。忻州市距离位于上海市的复旦大学1300多公里,从地理位置上说,忻州市想要接轨上海高校,并不具备距离优势,但人才的奔赴可以跨越地域的界限,弥补发展的鸿沟。近年来,忻州市把深化“校地合作”放到全市发展全局中谋划,不断创新探索与高校开展更深层次、更多元化的交流合作,谱写了名城与名校“双向奔赴”、互相赋能的和谐乐章。

花开有声 谱写校地共建新篇章

这个夏天,忻州一中的“荣耀榜”再添新章。

裘新为忻州一中实践基地授牌。冯晓磊摄

7月9日,由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带队的复旦大学调研团踏足三晋大地的第一站就选在了忻州一中。了解地域优势、交流办学模式、探讨合作方式……这趟忻州之行,双方以共建中学学术实践基地完美收官,进一步开拓了校地合作新形态。裘新表示,复旦大学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忻州所需,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加大对接交流力度,在深化产教融合、加强生源基地共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用力,为助推忻州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撑。复旦大学也将与忻州一中进一步拓展合作,将本校优势和忻州一中人才培养优势深度融合,共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杰出人才。

复旦大学,全国顶尖,是世界一流的名牌学府。忻州一中,校史悠久,是名满三晋的重点中学。多年来,忻州一中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在逐梦复旦大学的同时,也为校际之间的合作埋下了生动伏笔。

2022年9月,复旦大学发信庆贺忻州一中120周年校庆;

2023年4月,复旦大学与山西重点中学校长研讨会在太原召开,忻州一中应邀参加;

2023年4月,复旦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授牌仪式暨专场报告会在忻州一中举行;

2024年8月,复旦大学发信与忻州一中教师共同迎接第40个教师节;

……

频繁的互动足以见证交流共建的历程,也彰显合作的累累硕果。2021年以来,忻州一中、忻州高级中学已向复旦大学输送25名毕业生,更涌现出了寇家馨、李劲峣、杨昌原、张鹏涛等优秀学子,跻身复旦荣耀,彰显忻州之名。

高校与中学的深度融合也为地方带来了众多裨益。近年来,复旦大学学子到忻工作的意愿逐年提高。先后有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学子考取忻州选调生或到忻州一中任职。2022年以来,36名复旦大学学子来忻实习实训,参加“家乡有约·学子忻行”社会实践活动、“青才聚秀容·共建忻家园”主题青年发展论坛,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今年4月,忻州市在复旦大学举办“双招双引”活动,有62名同学登记就业意向。

依地强校,傍校兴市。向“新”的城市与创新的大学一同携手,交相辉映,正在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

用足资源 厚植近悦远来人才沃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复旦大学用《论语》里的10个字提炼出这所高等学府百余年来的治学态度和精神风貌,称之为“复旦校训”,激励着代代复旦人砥砺前行。

复旦大学师生在忻州市岢岚县研学。图片来源:忻州组工在线

刚刚过去的夏天,这种精神在忻州的山川大地得到了呼应。

“南禅寺文殊菩萨造像风格的特殊性与五台山地区的文殊信仰存在重要关联,反映了民间传说及民族意识发展对当地宗教图像的重要影响。”8月6日,五台山南麓的深沟峻谷,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讲师吴虹的讲述中,一群年轻的面孔为南禅寺的建筑风格所着迷。

这场以“艺术、宗教和神圣空间——以五台山为例”为主题的行走是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发起的2024年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来自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13名学生自从踏入忻州大地,就跟随老师的步伐钻进了山峦沟壑中,结合所学开始了红色教育、古建艺术研究的实践之旅,对忻州文化有了全方位浸润式的体验。

在这场行走忻州大地的田野课堂里,学子们还以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思维探寻着这片土地的时代故事。9月4日至7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学生们在五台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开展考察,紧扣“因地制宜,创特色产业”实践主题,走园区、进车间,切身感受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崭新风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的人文资源是忻州发展研学教育的先天条件。忻州,总面积2.515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仅拥有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有千年文脉传承的积淀,更有着赓续百年的红色血脉,是浓缩了华夏基因的地方。近年来,忻州以暑期研学为着力点,充分整合红色文化、古建艺术、美丽乡村等优质资源,持续打造“田野思政·忻州课堂”研学品牌,吸引高校师生走进忻州、了解忻州、选择忻州,集聚更多青年人才到忻州创新创业创造。

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打造的“田野思政·忻州课堂”研学品牌正吸引着更多高校人才近悦远来。

互相赋能 深化校地合作取得新成果

校地搭台,互相赋能。一座城市与高校的“粘合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对发展的态度,也预示着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高度。近年来,忻州市借助“人到山西好风光”的引才东风,把合作的“橄榄枝”抛向高校,充分展示区位、资源、政策、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推动建立校地常态化互访交流机制,举办专题引才宣介活动等,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优质项目落地忻州。

4月24日,忻州市在复旦大学举办“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活动。宫爱文摄

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合作的忻州市九原岗北朝壁画数字化展示与文化传播项目,以数字艺术作为中介点,打造九原岗北朝壁画沉浸式文旅生态,是对区域文化、传统文化“活化”利用的数字实践。合作的定襄北社东洪福寺18乐伎悬塑活化利用项目,通过采用高分辨率的三维扫描技术对每一尊悬塑进行精细捕捉,对模型进行数字处理和动画制作,实现了从静态雕塑到动态艺术的转变。

河曲县文化和旅游局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合作的数字博物馆项目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结合3D建模、虚拟现实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河曲县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展示和传播。合作的数字长城文物项目则通过数字化技术,将河曲县境内的长城遗址进行高精度的数字化记录和建模,打造一个全面展现长城历史文化的数字平台,使公众能够更加便捷、直观地了解长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2024年4月,在复旦大学举办的“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专场活动期间,复旦大学文博系文博数字艺术中心主任柴秋霞、复旦大学历史系陈晓伟教授等行业领军人才与忻州建立柔性合作关系,为忻州提供智力支持,助推忻州加快打造各类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

一次次活动,一个个项目,一连串成果,不仅是忻州高度重视、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直接彰显,也成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佐证。

山海共赴,未来可期。随着双方高位推动、高频对接,忻州与复旦大学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在进一步拓展,前景愈加广阔。


“双向奔赴”绽放希望之光——忻州市与复旦大学深化校地合作纪实


风从沪上来,势从关山起。

四月暮春,上海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光华楼,一场饱含忻州元素的热情邀约引发师生关注;七月盛夏,忻州的雄关古道间走来复旦学子们研学求索的身影……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东方明珠上海的怀抱中,一所底蕴深厚、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忻州市,表里山河的三晋大地上,一处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魅力之城。忻州市距离位于上海市的复旦大学1300多公里,从地理位置上说,忻州市想要接轨上海高校,并不具备距离优势,但人才的奔赴可以跨越地域的界限,弥补发展的鸿沟。近年来,忻州市把深化“校地合作”放到全市发展全局中谋划,不断创新探索与高校开展更深层次、更多元化的交流合作,谱写了名城与名校“双向奔赴”、互相赋能的和谐乐章。

花开有声 谱写校地共建新篇章

这个夏天,忻州一中的“荣耀榜”再添新章。

裘新为忻州一中实践基地授牌。冯晓磊摄

7月9日,由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带队的复旦大学调研团踏足三晋大地的第一站就选在了忻州一中。了解地域优势、交流办学模式、探讨合作方式……这趟忻州之行,双方以共建中学学术实践基地完美收官,进一步开拓了校地合作新形态。裘新表示,复旦大学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忻州所需,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加大对接交流力度,在深化产教融合、加强生源基地共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用力,为助推忻州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撑。复旦大学也将与忻州一中进一步拓展合作,将本校优势和忻州一中人才培养优势深度融合,共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杰出人才。

复旦大学,全国顶尖,是世界一流的名牌学府。忻州一中,校史悠久,是名满三晋的重点中学。多年来,忻州一中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在逐梦复旦大学的同时,也为校际之间的合作埋下了生动伏笔。

2022年9月,复旦大学发信庆贺忻州一中120周年校庆;

2023年4月,复旦大学与山西重点中学校长研讨会在太原召开,忻州一中应邀参加;

2023年4月,复旦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授牌仪式暨专场报告会在忻州一中举行;

2024年8月,复旦大学发信与忻州一中教师共同迎接第40个教师节;

……

频繁的互动足以见证交流共建的历程,也彰显合作的累累硕果。2021年以来,忻州一中、忻州高级中学已向复旦大学输送25名毕业生,更涌现出了寇家馨、李劲峣、杨昌原、张鹏涛等优秀学子,跻身复旦荣耀,彰显忻州之名。

高校与中学的深度融合也为地方带来了众多裨益。近年来,复旦大学学子到忻工作的意愿逐年提高。先后有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学子考取忻州选调生或到忻州一中任职。2022年以来,36名复旦大学学子来忻实习实训,参加“家乡有约·学子忻行”社会实践活动、“青才聚秀容·共建忻家园”主题青年发展论坛,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今年4月,忻州市在复旦大学举办“双招双引”活动,有62名同学登记就业意向。

依地强校,傍校兴市。向“新”的城市与创新的大学一同携手,交相辉映,正在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

用足资源 厚植近悦远来人才沃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复旦大学用《论语》里的10个字提炼出这所高等学府百余年来的治学态度和精神风貌,称之为“复旦校训”,激励着代代复旦人砥砺前行。

复旦大学师生在忻州市岢岚县研学。图片来源:忻州组工在线

刚刚过去的夏天,这种精神在忻州的山川大地得到了呼应。

“南禅寺文殊菩萨造像风格的特殊性与五台山地区的文殊信仰存在重要关联,反映了民间传说及民族意识发展对当地宗教图像的重要影响。”8月6日,五台山南麓的深沟峻谷,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讲师吴虹的讲述中,一群年轻的面孔为南禅寺的建筑风格所着迷。

这场以“艺术、宗教和神圣空间——以五台山为例”为主题的行走是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发起的2024年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来自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13名学生自从踏入忻州大地,就跟随老师的步伐钻进了山峦沟壑中,结合所学开始了红色教育、古建艺术研究的实践之旅,对忻州文化有了全方位浸润式的体验。

在这场行走忻州大地的田野课堂里,学子们还以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思维探寻着这片土地的时代故事。9月4日至7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学生们在五台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开展考察,紧扣“因地制宜,创特色产业”实践主题,走园区、进车间,切身感受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崭新风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的人文资源是忻州发展研学教育的先天条件。忻州,总面积2.515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仅拥有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有千年文脉传承的积淀,更有着赓续百年的红色血脉,是浓缩了华夏基因的地方。近年来,忻州以暑期研学为着力点,充分整合红色文化、古建艺术、美丽乡村等优质资源,持续打造“田野思政·忻州课堂”研学品牌,吸引高校师生走进忻州、了解忻州、选择忻州,集聚更多青年人才到忻州创新创业创造。

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打造的“田野思政·忻州课堂”研学品牌正吸引着更多高校人才近悦远来。

互相赋能 深化校地合作取得新成果

校地搭台,互相赋能。一座城市与高校的“粘合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对发展的态度,也预示着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高度。近年来,忻州市借助“人到山西好风光”的引才东风,把合作的“橄榄枝”抛向高校,充分展示区位、资源、政策、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推动建立校地常态化互访交流机制,举办专题引才宣介活动等,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优质项目落地忻州。

4月24日,忻州市在复旦大学举办“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活动。宫爱文摄

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合作的忻州市九原岗北朝壁画数字化展示与文化传播项目,以数字艺术作为中介点,打造九原岗北朝壁画沉浸式文旅生态,是对区域文化、传统文化“活化”利用的数字实践。合作的定襄北社东洪福寺18乐伎悬塑活化利用项目,通过采用高分辨率的三维扫描技术对每一尊悬塑进行精细捕捉,对模型进行数字处理和动画制作,实现了从静态雕塑到动态艺术的转变。

河曲县文化和旅游局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合作的数字博物馆项目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结合3D建模、虚拟现实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河曲县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展示和传播。合作的数字长城文物项目则通过数字化技术,将河曲县境内的长城遗址进行高精度的数字化记录和建模,打造一个全面展现长城历史文化的数字平台,使公众能够更加便捷、直观地了解长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2024年4月,在复旦大学举办的“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专场活动期间,复旦大学文博系文博数字艺术中心主任柴秋霞、复旦大学历史系陈晓伟教授等行业领军人才与忻州建立柔性合作关系,为忻州提供智力支持,助推忻州加快打造各类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

一次次活动,一个个项目,一连串成果,不仅是忻州高度重视、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直接彰显,也成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佐证。

山海共赴,未来可期。随着双方高位推动、高频对接,忻州与复旦大学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在进一步拓展,前景愈加广阔。


主办:中共忻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忻州市忻府区   
备案号:晋ICP备18009964号-1    技术支持:旭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