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忘 初 心,牢 记 使 命
账号      密码      
汇智聚才 发展劲足——山西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
主页 >详情页
汇智聚才 发展劲足——山西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

“山西就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青年人才,不仅在薪酬待遇、办公环境、生活居住等方面提供了充分保障,还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持续指导与帮助,让青年学子愿意在山西安家落户、扎根建设山西。”乘着省校合作东风,清华大学博士后郭效琛来到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任职。


2021年6月,山西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实施方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致信,热忱邀请高校领导到山西共商合作,省级层面组建了11个工作专班,由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的厅级干部任组长,到全国19个省(区、市)的65所高校对接洽谈,最终与55所高校达成合作协议。今年以来,山西组团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合作高校开展回访活动,开展“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传周活动,实施“市县党政正职访名校”、“企业家进校园”、“千企联百校”等项目,已举办各类招才引智活动110余场次,80余名市县党政正职、400余名企业家入校对接。


突出关口前移,集聚青年人才。紧盯高校这个青年人才引进的第一道关口,让更多大学生走进山西、了解山西、服务山西。建设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搭建“实习山西”平台,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发放生活补贴,提供“拎包入住”,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累计接收实习实训大学生2.3万余名。运城市夏县与吉林大学共建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忻州市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办纪念梁思成诞辰120周年“重走梁林路”大型展览,将佛光寺打造成以古建探寻为载体的研学基地。建设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遴选大三、研二以上年级,有意愿到山西工作的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吸引4600余名大学生参加。太原市在同济大学设立“太原奖学金”,开展联合培养。建设高校优质生源基地,配合高校在省内选择一批优质高中作为高校优质生源基地,全省签约优质生源基地578个,近千名高中生到心仪高校参访学习。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为在晋创业大学生提供场地租金补贴、创业吸纳就业补贴、政府全额贴息贷款。加大选调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力度,全省引进博士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增加。


突出项目带动,共享创新资源。坚持以项目化管理推动省校合作落地落实,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批创新平台,落地一批产业项目。建设高校干部人才培养基地,从全国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引进7名挂职副校长、56名学术院长,依托中央和省级博士服务团等项目,从省外高校等引进43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服务锻炼。建设智库合作基地,全省共选聘了50余所省外一流高校594名智库专家作为决策咨询顾问。晋中市祁县与北京工业大学共建玻璃材料研发和检验检测科研基地,柔性聘请13名教授组建专业智库,带动检测量同比增长88%。建设校友招商引才基地,确定30个开发区为校友招商引才特色园区,通过校友引进项目500余个临汾、晋城、朔州、忻州等市创新“人才招商”模式,在高校集中的城市建立校友招商引才基地,颁发招商引才大使聘书,实现招商与招才同频共振。建设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与合作高校共建科研平台286个。山西医科大学携手清华大学医学院,共建前沿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以免疫学、传染病学、分子生物学为突破点,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在山西转化应用,已签约成果转化项目402个。围绕杏花村汾酒、清徐老陈醋、平遥牛肉和推光漆器等首批10个省级重点专业镇,加大与高校合作,让特色产业更有优势。 


忻州市定襄县抓住省校合作契机,依托重点项目大力开展柔性引才,与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团队共建定襄县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与厦门大学超精密磨削装备研发团队合作研发非标超精密磨削机床等高端装备。


突出需求导向,提供优质资源。对接高校科研教学、后勤保障等需求,充分挖掘山西自身优势,向高校提供优质资源和特色服务。建设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基地,发挥山西历史文化和红色资源优势,开发优化精品线路188条,为高校师生提供研习世情、国情、党情的生动课堂,接待6万余名师生来晋研学。建设高校农产品供应基地,发挥山西“特”、“优”农产品比较优势,为高校师生提供定制服务,累计向合作高校提供了价值2.4亿元的农产品,邀请合作高校参与35个省级农业质量标准研制项目。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在大同、长治、忻州、阳泉、临汾等市共建乡村振兴合作平台,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与产业服务等,为农产品提质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建设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向高校输送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太行保安、汾阳厨师等实用技能人才1.5万余人。吕梁、长治、忻州等市举办了山西非遗美食进校园活动。


汇智聚才 发展劲足——山西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


“山西就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青年人才,不仅在薪酬待遇、办公环境、生活居住等方面提供了充分保障,还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持续指导与帮助,让青年学子愿意在山西安家落户、扎根建设山西。”乘着省校合作东风,清华大学博士后郭效琛来到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任职。


2021年6月,山西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实施方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致信,热忱邀请高校领导到山西共商合作,省级层面组建了11个工作专班,由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的厅级干部任组长,到全国19个省(区、市)的65所高校对接洽谈,最终与55所高校达成合作协议。今年以来,山西组团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合作高校开展回访活动,开展“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传周活动,实施“市县党政正职访名校”、“企业家进校园”、“千企联百校”等项目,已举办各类招才引智活动110余场次,80余名市县党政正职、400余名企业家入校对接。


突出关口前移,集聚青年人才。紧盯高校这个青年人才引进的第一道关口,让更多大学生走进山西、了解山西、服务山西。建设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搭建“实习山西”平台,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发放生活补贴,提供“拎包入住”,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累计接收实习实训大学生2.3万余名。运城市夏县与吉林大学共建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忻州市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办纪念梁思成诞辰120周年“重走梁林路”大型展览,将佛光寺打造成以古建探寻为载体的研学基地。建设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遴选大三、研二以上年级,有意愿到山西工作的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吸引4600余名大学生参加。太原市在同济大学设立“太原奖学金”,开展联合培养。建设高校优质生源基地,配合高校在省内选择一批优质高中作为高校优质生源基地,全省签约优质生源基地578个,近千名高中生到心仪高校参访学习。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为在晋创业大学生提供场地租金补贴、创业吸纳就业补贴、政府全额贴息贷款。加大选调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力度,全省引进博士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增加。


突出项目带动,共享创新资源。坚持以项目化管理推动省校合作落地落实,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批创新平台,落地一批产业项目。建设高校干部人才培养基地,从全国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引进7名挂职副校长、56名学术院长,依托中央和省级博士服务团等项目,从省外高校等引进43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服务锻炼。建设智库合作基地,全省共选聘了50余所省外一流高校594名智库专家作为决策咨询顾问。晋中市祁县与北京工业大学共建玻璃材料研发和检验检测科研基地,柔性聘请13名教授组建专业智库,带动检测量同比增长88%。建设校友招商引才基地,确定30个开发区为校友招商引才特色园区,通过校友引进项目500余个临汾、晋城、朔州、忻州等市创新“人才招商”模式,在高校集中的城市建立校友招商引才基地,颁发招商引才大使聘书,实现招商与招才同频共振。建设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与合作高校共建科研平台286个。山西医科大学携手清华大学医学院,共建前沿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以免疫学、传染病学、分子生物学为突破点,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在山西转化应用,已签约成果转化项目402个。围绕杏花村汾酒、清徐老陈醋、平遥牛肉和推光漆器等首批10个省级重点专业镇,加大与高校合作,让特色产业更有优势。 


忻州市定襄县抓住省校合作契机,依托重点项目大力开展柔性引才,与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团队共建定襄县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与厦门大学超精密磨削装备研发团队合作研发非标超精密磨削机床等高端装备。


突出需求导向,提供优质资源。对接高校科研教学、后勤保障等需求,充分挖掘山西自身优势,向高校提供优质资源和特色服务。建设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基地,发挥山西历史文化和红色资源优势,开发优化精品线路188条,为高校师生提供研习世情、国情、党情的生动课堂,接待6万余名师生来晋研学。建设高校农产品供应基地,发挥山西“特”、“优”农产品比较优势,为高校师生提供定制服务,累计向合作高校提供了价值2.4亿元的农产品,邀请合作高校参与35个省级农业质量标准研制项目。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在大同、长治、忻州、阳泉、临汾等市共建乡村振兴合作平台,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与产业服务等,为农产品提质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建设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向高校输送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太行保安、汾阳厨师等实用技能人才1.5万余人。吕梁、长治、忻州等市举办了山西非遗美食进校园活动。


主办:中共忻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忻州市忻府区   
备案号:晋ICP备18009964号-1    技术支持:旭日科技